砚台鉴定中的砚台伪作
2014-07-24 10:01:18 来源:石渠雅集 已浏览次
砚台鉴定首先是以端砚为著。其余种类虽多,然均不值钱,故无人伪制。而端砚在宋时即已绝迹。是今日所有之佳砚,皆端石也。故今所谓伪作者,皆指伪作端砚也。
按石之伪,自宋已然。盖宋时之端砚,非徒国家责令岁以为贡,即一般流俗亦竞争收藏。端溪岩石不足应用,因之,附近居民每四出采取他山之石负运来端,改制为砚以惑人者。然多不发墨,以之研墨虽不适用,而纹理奇妙殊为美观,用充玩好颇足欺世。宋时士大夫家所藏端砚,此类占多数也。他处石类端者,有洁石,出九溪、潆溪,表深青、里深紫而带红。有极细润者,然以磨墨,则水寒而不松快,愈用愈光,而顽硬如镜面。间有金线黄脉,直截如界行相间者,号紫袍金带。宋高宗朝戚里曾以进御,不称旨。从此即未特显,而附庸于端石以存世次则于有辰玩州之墨石,色深黑质粗燥,或微有小眼,黯然不分明。人不知者,往往称为黑端。其实,与黑端相去天渊矣。今端民负贩者多市玩砚璞而归,刻作端溪样,以弦士大夫,每获重价。若辰沅人自镌刻者,则大雕篆,或作荷花莲水波、犀牛、龟鱼、八角、六花等样,藻饰异常。虽极工巧,而材不堪用也。
再次,则为端溪附近之伪石。端之旁有村曰黄冈,居民甚多,自宋以来即依石为生。常取端溪附近之石,冒为端石。有时得有与端溪脉理接近之石,气韵颜色亦足乱真,今世之所谓端砚者,此物占十之二三焉。且居民刻石为世业,故作伪之木亦超越一切。其作伪,以石眼为多。即移他石之佳眼,或染制佳眼,嵌于其上,蜡以沃之。若非挖取以验,则虽精于鉴别者,亦常为所欺。侯官高固斋先生有诗云:石工欺汝只纤毫,翡翠朱砂总未高。鸫鹆眼多堪抵鹊,梅花坑好可磨刀。观此则知奸匠之伪造由来已久,非自今日始也。除作假眼外,即以刻面作伪,或照著录上名砚式样仿作,或刻名人之诗词,落名人之款。所谓伪为,仅限于此,其他无能为力矣。至以他石充端石,劣石充佳石,乃系伪售而非伪制也。
责任编辑:小萌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