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文化田心村朱姓望族写传奇
“横山府,池头县。田心村,翰林院。一门九进士,父子三翰林。”在文化名县临桂,在桂北,在广西,一首朗朗上口、传唱百年的民谣,和数百年前存留下的古寨墙古石门,以及家庭传统造纸作坊,向后人诉说着文化古村田心村鲜为人知的传奇故事。
田心村,位于临桂县四塘乡岩口行政村,僻静,闲适,万籁俱寂。这里许、徐、关、周,数姓杂居;百年之前,曾为当地名门望族的朱姓,一夜之间,人去屋空。
百年前的田心村文化书香,男耕女织,有很多人在朝廷为官为文,此外,翰林、进士、举人也颇多。从田心村走出去的进士、桂林靖江王后裔朱若东,官至河南省粮储盐道。朱若东年轻时,慕名田心村前为笔架山后有金交椅,外人搬进易发迹的风水,从桂林朱紫巷迁居此地。其父朱亨衍为康熙年间举人,曾任直隶甘肃知县,负责固原州事务,继任平凉府盐茶同知。后因病辞政隐居,随朱若东搬到田心村养老赋闲办私塾,教书育人,著书立说。田心村现存的多处石刻,如:“字塚”、“清风老人读书处”、“较书岩”、“承熏门”等,皆出自其手笔。
清康熙到光绪年间,从田心村朱若东父亲所题的“承熏门”,共走出四位翰林、九位进士,举人无数。其中,最具传奇色彩的当数朱若东和其两个儿子朱依鲁与依炅,人称“父子三翰林”,几百年来一直为后人津津乐道。
升官发迹的朱若东,廉洁奉公,勤于朝政,但却屡遭小人陷害,致使其惨遭杀害,身首异处。一夜之间,曾经闻名八桂大地的名门望族恐被诛连九族,四下躲闪。至此,从桂林朱紫巷迁居田心村的朱姓销声匿迹。
田心村房前屋后以及空旷的平地上,闲置着巨大的石槽、石板、石臼、石井和高约三米的三合土灶。原来田心村有一传奇绝技,即就地取材,土法造纸,已经流传数百年,且方圆百里绝无仅有。
田心村草纸在当地久负盛名。田心村的造纸原料,非竹非木,而是来自当地农田里的稻草,易加工,易存放。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