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邮市投资中的中庸之道
中国经济发展的特殊环境,使邮市行情有着不可预测的随机性,一时的投资成果不代表邮品在任何时候都具有投资价值。在集邮和邮市投资中,没有多少人比别人更高明,投资者要在控制风险承受能力的前提下,坚持长期投资的理念,保持均衡的资金运作,而邮市投资中的中庸之道便是从中寻求快乐的指路明灯。
在《中国集邮报》近期刊登的《新邮投资初体验》一文中,于爱波先生的辛勤、明智和以邮养邮的客观成效值得借鉴。此举向集邮者展示了在新邮投资过程中,如何以无为模式坐等良机的被动型投资转变为与文化模式有机结合的主动出击型投资。
见微而知著。中国从事集邮文化产业的人们,不能总是无聊地打发市场清淡的寂寞,盲目渴望和等待利好行情的再现,而应该摒弃损害邮市健康发展的投机心态,审时度势地进行投资,倡导和谐、杜绝垄断、买卖公平、合法交易。利用良好的投资信息环境,开发网络交易服务和集邮文化礼品等多种业务,实践行之有效的多种经营模式,吸引广大集邮者踊跃入市以获得双赢的目的。
“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通过市场炒作形成的是虚高并非真实的价格,而邮评的言论更不能成为投资的依据。邮人不要被瞬间的噪声和幻象所迷惑,而适时控制投资中暗藏的风险是邮市投资过程中不容忽视的。虽然从长期看投资邮品是上涨的趋势,但对于“炒新”的人来说,在短期极高的价位被套牢的后果将是灾难性的。20世纪邮市出现的数次狂潮虽然邮人都记忆犹新,但以后出现的长期低迷也令大家触目惊心。
尼采的箴言告诉我们:“不要太高,也不要太低,站在中间,风景最美。” 所以参与新邮投资前必须确定承受风险的底线,若可能发生的损失使你负担过于沉重,那么即使有很高的投资成功率,也应遵守“不要太高”的操作策略选择退出;反之,对邮市行情下跌后过于失望,急于在邮市低迷期将邮品低价变现,有违“也不要太低”的交易大忌。同样,集邮者只想着在更低的价位购买到邮品,可能也会失去投资的机会,这样会导致与投资的初衷背道而驰。
在中国邮市投资中坚持千秋传统文化的“中庸之道”理当“风景最美”。“炒新”的特点是涨得时候容易过头,高潮之后往往挤压泡沫的过程极其漫长。些许“好高”和“恶低”的邮人心理上难以平衡,很容易最终选择“割肉”离场。此刻,就是中国邮人“站在中间”最庞大的有生力量发挥优势之时,共同投身于弘扬集邮文化、交流集藏知识的探究中,开创耕耘文化价值投资和科学运筹兴市的广阔天地。
与新中国的辉煌足迹同步,集邮文化的昌盛必然带动邮市长期稳定地发展。希望邮人多多关注“投资故事”栏目,领略铁杆邮迷们甜酸苦辣的投资体验,并且吸取他们的投资经验。如果投资者能够努力提高心理素质,理智地顺应市场规律,而非一味地怨天忧人,定会在集邮和投资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