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笔筒收藏潜力凸显

近日,记者注意到,一直被视为小众收藏的笔筒以其艺术价值及使用、投资价值等特点,受到越来越多收藏者的青睐,在拍卖市场更是屡创天价,成为了不少投资者新的猎取目标。记者 胡淼、

【五年身价涨四倍】

记者在天津市古文化街看到,多家店铺内摆放着材质多样的笔筒,有瓷、木、竹、漆、玉、牙、紫砂等。“近两年,拍卖行内精品笔筒价格走强推动着低档品价格的水涨船高,5年前,这款民国时期的普通木质笔筒标价100元都难卖,而如今价格已涨至500元左右。”一位摊主告诉记者,目前古玩市场上普通的木笔筒成交价在500至800元,另外一些清代的竹、漆笔筒的价格则在7000至1.3万元左右,而清早期的黄花梨、紫檀笔筒则非常罕见,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元一件也不足为奇。

随后,记者在多家拍卖行了解到,近年来明清时期的笔筒价格不断攀升,如一件明末清初青花婴戏图大笔筒就曾以121万元的高价成交;除此之外,瓷笔筒成交数量较多,据统计,在近几年所有材质的笔筒拍卖成交价前10位中,有4件是玉质笔筒,且都是皇家御制,成交价格都达千万元以上。

【清三代以前笔筒收藏潜力大】

“笔筒的投资收藏价值主要由材质、年代、外观图案三方面决定。”天津市民间收藏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何志华表示,笔筒材质的价值高低,从根本上决定了其身价的贵贱,如同样是木质笔筒,紫檀木笔筒价值就要高得多,而榉木的笔筒价值明显落后,其他的硬木就更逊一筹。又如象牙笔筒要比竹制笔筒贵,一些精品的市价甚至高于同属精品的紫檀木笔筒。而年代笔筒的年代也是确定价值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清三代(康熙、雍正、乾隆)以前的瓷笔筒,因存世量很小,市价一直很高,是许多藏家追寻的目标。

此外,笔筒的外观图案也非常重要,是凸现艺术价值与收藏投资价值的焦点。其中,印制图案与文字笔筒几乎全部属于现代产品,目前尚不具备投资价值。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上世纪60、70年代的“红色”笔筒,作为一个特殊时期的产品,已纳入“文物”行列,集藏和投资者可另眼相待。

责任编辑:WL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