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挖出清铜钱:专家称不值钱

茌平建设路西首一施工工地最近几天挖出大量清朝铜钱,吸引附近不少村民争相挖宝。图为村民挖到的古币。本报记者 张超 摄-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茌平建设路西首一施工工地最近几天挖出大量清朝铜钱,吸引附近不少村民争相挖宝。图为村民挖到的古币。本报记者 张超 摄

“地里挖出宝贝了,赶紧去看看!”茌平建设路西首一施工工地最近几天挖出大量清朝铜钱,吸引附近不少村民争相挖“宝贝”,上百平米的工地短短几天时间被挖了个底儿朝天。

这处工地位于茌平建设路西首赵梆子村附近,记者10日赶到现场后发现,在村北头一片上百平米的施工工地上,遍布着大大小小的坑洞,有的已深达半米,不时还有村民带着铁锹和铲子等工具到工地翻土。

据村民介绍,近几天这片工地挖出大量古币,消息一经传开,附近大量村民蜂拥而至,从一大清早挖到晚上九十点钟,从未间断过,不少城里居民听说此事,也开车前来寻宝。“多的一天能挖出十几斤,少的也有一裤兜儿。”该村民说,古币主要是清朝乾隆、道光和咸丰年间的,村民挖出古币后都拿回了家。如今,这片工地已被翻了个遍,很难再寻到古币,但还有不少人来此碰运气。

与“宝地”仅有一墙之隔的村民刘大爷介绍说,这些土是近期从西边大柳村运过来的工程用土,前几天一位收破烂的老头用探测器来拣钢筋时,无意之中发现了钱币,消息一经传开,引来不少村民挖“宝”,一时间尘土飞扬的工地变得人声鼎沸。刘大爷所说的大柳村位于赵梆子村西侧,该村北侧的一块土地有明显深挖痕迹。据村民介绍,这里原先是一处老宅子,后来因拆迁宅子就被夷为平地,近期由于修路,土被运往了赵梆子村。铜钱是用罐子装起来的,具体数量不清楚,应该是老宅子主人的祖辈留下来的。“不值钱,相当于现在一毛五毛的硬币吧!”铜钱收藏专家耿先生介绍说,根据这些铜钱上显示的时间,可以推断出最晚应该是清朝同治年间埋到地下的。由于乾隆、道光年间铸币量较大,这些铜钱都属于流通货币,较为常见。铜钱个头较小,俗称“小平钱儿”,单枚出售估计在一两块钱左右。

责任编辑:陈万贵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