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元元:扇面画行情一路上涨

书画收藏界有一条不成文的说法:一手卷,二册页,三中堂,四条屏,五楹联,六扇面。扇面收藏长久以来处于传统书画配角地位。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借国内艺术品市场复苏之势,更多理性的收藏家将目光转向了扇面这一具备升值潜力且未被充分关注的门类,致使扇面收藏逐渐浮出水面,不仅一般书画拍卖会少不了扇面的身影,而且京、沪众多拍卖公司在春秋两大拍中还推出扇面画专场。而扇面画的“稀缺”潜力,使得这一独特的艺术品种在近几年的一些拍卖会上拍出了高价,受到越来越多藏家的追捧。

书画扇集实用、工艺与艺术于一体。上至帝王仕宦、下至庶民百姓,都可拥有不同水平的书画扇,是欣赏层面最为广泛的艺术品之一。中国扇子历史悠 久,从实用品、礼仪物演变为艺术品,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宋代团扇书画和明清的折扇书画堪称书画扇巅峰。著名书画家几乎都创作书画折扇,此风气一直盛行到清末。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扇面书画与卷轴书画相比,虽不及卷轴书画宏大精深,但却有着更为浓厚的装饰意趣。

“很多大画家能画大画,但却未必画得了小幅扇画。”一位画家介绍。扇画要求一次性完成,中间不能停笔;由于尺幅限制,在扇上绘画要求画家对线条、墨色和构图进行精心设计,胸有成“扇”时,方能落笔;再加上有的材料如色纸、金笺等对落墨、设色要求较高,画家往往难于掌握,所以一般书画家不敢随意尝试。

因此,在收藏界素有“扇面一尺算两尺”之说。同一位画家,同样是花鸟画,一张扇面通常比一开册页的价格要高一倍以上。

尽管近几年扇面在艺术品拍卖中获得超高成交率,但有关专家认为,扇面远未达到它应有的价值,存世的历代名家扇面有限,因而仍有很大升值空间。明 代之前扇面,无论名头大小都非常珍贵。明清书画名家的扇面留存于世的数量也极为稀少,精品更是凤毛麟角。在扇面市场尚未成熟之时,能够收藏到明清扇面固然是最佳选择,不过,从长远看,选择近现代名家的精品收藏,也会在投资上获得意想不到的高收益。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书画市场的回温和成熟,越来越多理性投资者及收藏家关注度的提高,扇面的行情还将会进一步攀升。

责任编辑:XY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