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泥菁英——西泠印社2012春拍历代紫砂盆专场
西泠拍卖一直力图将拍卖融入生活,自2011年秋首推中国历代紫砂盆专场并取得百分之百的成交率之后,今年春拍将再推此专场拍卖,目的是让紫砂盆艺这种本属于古代达官贵人、文人雅士的艺术更多地为当今风雅之士所接受。
中国古代文人对生活的至高追求是风雅。风雅一词源于《诗经》中的《国风》、《大雅》及《小雅》,它是《诗经》创立的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诗歌创作原则,是诗歌创作的高尚意义与严肃性之所在。后来文人将其推而广之,引申为一系列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审美习惯以及道德情操。而这些引申意义落实到具体的文人生活中便产生出了诸如曲水流觞、诗词唱和、盆盎造景之类的活动。其中对于盆盎造景,古代文人似有特别的偏爱。


古代文人对于盆盎造景的偏爱,多源于儒家的进取精神。“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出自《论语》雍也篇,讲的是智者在涉水而行、望水而思的过程中清涤自己的智慧,仁者在山的博大、稳定和丰富中积蓄和锤炼自己的仁爱之心。而实体的山水往往过于雄伟宏大,于是逐渐地古代文人便通过具像地创造山石、树木的盆盎景观来寄托自己对于山水的热爱。
古代文人在创作盆景的过程中以“师法自然”为理念也讲究将诗书画意融于其中,因此组成盆景的树、石、盆都颇为讲究,必须要与盆景所要表达的思想相协调。而盆的作用在此处又至关重要。

紫砂盆因为其特有的透气性和沉静稳重的颜色时常作为文人首选。而古代尚好之盆除文人把玩使用之外,其余对他们喜爱有加的便是一些达官贵人了,其中有的古盆甚至成为了国与国之间交往的重要礼品。据记载,清末政治家李鸿章曾将肃亲王所赐的一只乌泥外缘正方盆赠送给了时任日本内阁总理大臣的大隈重信。因此,当代紫砂界普遍认为,紫砂古盆是古代绝对的奢侈品,它能反映出一个时代紫砂工艺的最高水平。
工艺集萃,著录精品
本次专场囊括的拍品的档次与包涵的工艺性较上次又有很大的提高。专场盆器可谓集紫砂工艺之精粹,不少盆器更被多次著录于日本及中国多本专业性书籍之中。

著录:《盆栽芸术(地)——小林国雄の世界》P82,美术年鉴社,2010 年 35×16cm
从工艺性上,首推的便是炉钧釉。炉钧制器格调极高,其制作历史始于清三代时期,由于高超的制作工艺和神秘的蓝色发色一直备受推崇。它是清王朝鼎盛时期的产物,是紫砂与釉料的最完美结合。

本专场中的一件乾隆炉钧釉长方盆,以紫砂为胎上施以蓝色炉钧釉,该盆釉面肥润流淌,光泽晶莹,富丽堂皇,细看给人以雪卷一般的特殊感觉。最为难得的是该盆为民国时期日本盆器专业书刊多次著录,加之炉钧釉本身的工艺难度与稀缺性,此盆可谓为一件传承有序的艺术珍品。另一件炉钧釉海棠形水底盆釉面温润,亦为日本昭和时代盆器刊物著录,体形虽小,但也称得上是炉钧中的标准器,极为难得。
黑泥绘饰也是紫砂制作史上的一个突破,特别是对于紫砂盆来说,将平整的立面变成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可以说是匠心独具。
本次专场中亦不乏泥绘精品。清早期一件四面绘黑泥乌泥正方盆,画风清新雅致,极具文人气息,为泥绘盆中的精尖品,历经三百多个春秋,完整保存至今也数难得。

清早期一件色泥堆绘长方盆,此盆以白泥为胎,上以色泥堆绘外壁。画面以山水楼阁为景,画风清新脱俗但却显出一派盛世景象。此盆整体与杨季初制器风格极为相似。根据其制作手法判断其成器时代应不晚于乾隆,可谓海内绝品。

出版:
《盆栽目录》五,东京美术俱乐部,昭和十五年(1940 年)
《盆栽鉢ガイドブック》P34,樹石社,昭和五十二年(1977 年)
《美术盆器名品大成》P156, 近代出版社,平成2 年(1990 年)
而最值得一提的便是此次紫砂专场中的一件重器——清早期“荆溪川石山人”款梨皮红泥蒲包口长方盆。此盆被公认为梨皮红泥器物之最,日本明治中期(1879-1889)此盆已在日本,并被视为铭品;昭和十年(1935),在日本收藏家乡诚之助的藏品拍卖会上,此盆的辉煌历史通过照片得以展示;昭和四十八年(1974)出版的《盆栽钵和水盘》一书中,此盆被评价为“盆中杰作中的杰作”;日本盆景界大家高木礼二在20世纪90年代曾出价1000万日元求购此盆,但最后没有如愿。日本盆器收藏大家小林国雄在其专著中写道“此盆为梨皮红泥最高峰之作”,其珍惜度与工艺价值可见一斑。

出版:
《钵·水盘·卓》P63, 日本盆栽协会,昭和50 年(1975 年)
《乡男爵家所藏盆栽展观图录》一四一,昭和十年(1935 年)
《盆栽芸术(地)——小林国雄の世界》P38,美術年鑑社,2010 年
时代汇珍,盆器上品
此次紫砂专场拍卖,从时间轴上看,囊括了自明朝至民国的百余件精品盆器。其中不乏每个时代的精品力作。
有明代的紫砂乌泥大圆盆,泥质沉稳厚重,砂粒毕显,表现出的是一种磅礴之气。而清代制器,除了上文提到的泥绘精品及炉钧釉佳器之外,还包括了宜钧珍品、绘施釉彩大盆等具有代表性的时代臻品。
而本专场中的若干民国盆器,亦是那个时代中的顶尖品。其刻绘之精、用料之纯,在民国盆器中实数罕见。一些特别章款盆器更为砂盆爱好者所追求。其中一只盆器落“吴云根制”款,此种落款极为稀有,一般吴云根制盆多落“芝来”款识,此种方章印款极具收藏价值。另一件赵松亭所制盆器,底足为鲜有的双层结构,除落“宜兴松亭自造”款外更有“松亭”小方章,想定是松亭亲制之精品力作,十分珍贵。
此次专场美盆云集,其档次之高、精品数量之多更胜往届,相信将再次引起紫砂古盆收藏界和广大风雅之士的广泛反响与共鸣。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