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青铜鐎斗赏析

鐎斗又名“刁斗”,最早载于司马迁的《史记》,是一种青铜铸造的行军用具,每只可容一斗,除了可作为量器向兵卒分发粮食,亦可作为饭锅用以炊煮,至夜军营里巡逻,兵卒还可敲击发出声响,相互警示,故其又有一个很贴切的俗名叫“锣锅”。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1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2

 

  鐎斗又名“刁斗”,最早载于司马迁的《史记》,是一种青铜铸造的行军用具,每只可容一斗,除了可作为量器向兵卒分发粮食,亦可作为饭锅用以炊煮,至夜军营里巡逻,兵卒还可敲击发出声响,相互警示,故其又有一个很贴切的俗名叫“锣锅”。

 

  鐎斗兴起于汉代,盛行于六朝,至唐代趋于消亡。《说文解字》载:“鐎,刁斗也”;《玄应音义》卷一引《韵集》载:“鐎,温器也,三足有柄。”《广韵》以刁斗释鐎,孟康以鐎器释刁斗(《史记·李广传》集解),二者之容量皆受一斗,实同物而异名也。

 

  唐代诗人李颀在《古从军行》中写道:“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足以证明青铜鐎斗是古代军队“昼炊饮食,夜击持行”随身携带的军旅炊器。

 

  鐎斗的器身为圆口深腹,形如小盆,一侧设有长柄,柄首扬起,常铸成龙、虎、麒麟的兽头状,另一侧有斜向上翘的流,一头一尾遥相呼应,底部有三足,也常被塑造成兽足的形状,使得鐎斗的整个造型就像是一只昂首挺胸的猛兽,有着一种雄浑威猛的气势。有的鐎斗两旁还附有方便提携的耳,或者设有穿孔,方便系绳悬挂或随身携带。不同时期的鐎斗在形制及纹饰方面,也有不小的差异。唐代颜师古曰:“鐎谓鐎斗,温器也,似铫而无缘。”唐代的鐎斗是没有边沿的,可是从今天出土的汉魏时期的鐎斗上看,很多都有明显的缘口,展示了不同时期的冶铸业者的不同审美及创造力。

 

  青铜龙首柄鐎斗(图1),口径19.5厘米,腹深9厘米,足高7厘米,柄长30厘米,兽蹄足,口先敛后敞,腹部无纹饰。鐎斗奇就奇特在长柄设计独具匠心,柄端做成龙首,口微开,口内含宝珠一枚,作吟笑状,龙角向后紧贴长颈,龙眼外突炯炯有神探视前方,长颈曲折,犹如青龙跃身腾空,显示出威严、冷峻之气。设计者从实用着眼,将曲柄与腹一点连接,做手持状,给鐎斗增添了立体感。整个造型匀称,线条流畅,各部位互相映带,浑然一体。其高超的制造工艺和精美的造型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青铜鐎斗(图2),通高13厘米,带柄长36.2厘米,直径12.8厘米,盆深8厘米;造型比较特殊,与馆藏的其他鐎斗相比较为鲜见。器身为盆状,侈口,深腹,平底;盆口敞开,盆沿一侧有流口;盆沿下伸出一扁条状的长柄;底有三个蹄形高足,盆底及足上部布满烟炱。这件器物,从造型上看,器小而乖巧,如称其为“刁斗”,又难容汉时的一斗。其造型完全符合“鐎斗”的基本要素。从器身上布满烟炱的情况来看,更可证实为实用的温煮器无疑,当为标准的汉代鐎斗。

 

  由于鐎斗的造型特殊,使用方便,其后又被演化出了更为多元的使用功能。如人们加热羹汤、粥之类的流食,可直接把带足的鐎斗放到火盆里。若须温酒而饮,也可在鐎斗下面烧火加热,或搁置到热水中,是军民都广为使用的温食炊具。

 

  宋代随着瓷器工艺的成熟,鐎斗也彻底地退出了社会生活领域。及至北宋末期,鐎斗就已经成为收藏品,是金石学家研究古代历史的重要参照物了。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