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显游牧民族忧患意识的金代婴戏镜
金是东北地区女真人建立的政权,与汉人建立的南宋政权同时存在。它在铜镜的铸造工艺上独树一帜,既吸取了汉族铸镜的优良传统,又体现了游牧民族特有的豪放粗犷的气质。唐末五代时期,铜镜日趋衰落,而到了金代,铜镜铸造业却异军突起,金时期铜镜不仅继承了战国及汉唐五代遗风,同时也影响着元明清三代,金代铜镜大多采用中原地区广为流传的传说典故及吉祥图案,在我国青铜工艺发展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金是东北地区女真人建立的政权,与汉人建立的南宋政权同时存在。它在铜镜的铸造工艺上独树一帜,既吸取了汉族铸镜的优良传统,又体现了游牧民族特有的豪放粗犷的气质。唐末五代时期,铜镜日趋衰落,而到了金代,铜镜铸造业却异军突起,金时期铜镜不仅继承了战国及汉唐五代遗风,同时也影响着元明清三代,金代铜镜大多采用中原地区广为流传的传说典故及吉祥图案,在我国青铜工艺发展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山东青州市博物馆简史陈列厅的展柜中陈列着一枚比较罕见的金代铜镜。
该枚铜镜直径13.8厘米,深窄沿,桥形钮。镜背纹饰分三个区间,最外区间为一圈折枝花卉。其内侧为一周八组儿童骑木马形态的高浮雕,八个儿童形态各异,憨态可掬。木马大多没有腿脚,只有两组装饰有极短小的马蹄足;再内侧则是用珠联纹圈成的一组区间,其内图案为棒槌状联珠(或璎珞)纹,以镜钮为中轴线,呈放射线状对称。在镜钮的右侧居中,骑木马童子的外围铸造有一组阳文,铭文外有长方形边框。铭文为八字,竖排两行,铭文为“山东东路/铸造所也”。此铜镜直径并不是太大,纹样新颖清晰可辨,出土于青州城内。铜镜锈色自然,镜面因锈蚀的原因,已失去照人面目的光泽。
山东东路的治地所在,就是今天山东青州,也曾叫益都。据《金史》载,金初,因宋代在益都设镇海军,置南青州节度使,后升军为府,即为益都府,并作为山东东路治所。山东东路管辖益都、济南二府,统辖潍、滨、沂、密、海、莒、棣、淄、莱、宁海等十一州,统辖五十三县。
在该枚铜镜背面的纹饰中,童子骑木马的形象格外醒目,成为铜镜的主题纹样。婴戏木马纹样,最早可以追溯到北宋,金元时期盛行,一直延续到明清两代。翻阅历史,可以看到一条清晰的脉络。因为宋、金、辽、夏之时,南北战乱不断,民众难于战火的十之七八。由于连年战火洗礼,广大民众在水深火热之中,土地荒芜,人口急剧减少,兵员困难。每家每户把生儿育女看作第一要务,国家也十分提倡人口的繁衍,多生多育。如此一来,对待儿童,举国上下都十分重视,都把儿童,尤其是男童,看成掌上明珠、家中至宝,所以在生养儿童的过程中,尽量为儿童提供大量的玩具,其中木马就是不可多得的儿童玩具。同时,由于金代在历史上就是马背上的游牧民族,全国上下无论男女老少都习惯于马背上的生活,所以在儿童幼年时期,就让儿童骑马驯马,而婴戏木马,就是早期婴幼儿教育的必修课。从启蒙之初就让男儿有骑马的意识,稍长才能不惧怕马,喜欢马,为将来在马背上驰骋沙场,在马背上格斗拼杀,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作为一代代上承下袭的传统文化,体现在官方铸造的铜镜上,婴戏木马尤其显出国家民族对于儿童的重视,而且人人都从自家做起,从自己的孩童做起,对儿童普及马背上的教育,也说明马背上民族忧患思想的广泛性。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