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博物馆藏唐代狻猊葡萄青铜镜

  铜镜是古代铜做的镜子,用于梳妆照容,大小不一,形制多样,有圆形、方形、葵花形、菱花形等多种,各种花纹应有尽有。其名称有日月镜、辟邪镜、仙人镜、十二生辰镜等多种。铜镜一般使用的是正面,经磨砺后光可照面,背面一般铸有各种精美纹饰,有的还铸有铭文,中间有穿孔兽钮用于穿系。我国发现最早的铜镜,是距今已有4000多年历史的齐家文化墓葬中出土的一面小型铜镜。其后商代、西周、春秋时期有少量发现,到战国时期才开始盛行。汉代至唐宋,铜镜制作工艺愈加精良,且丰富多彩。

  唐代是中国铜镜工艺发展的一个高潮期,在造型上突破了汉式镜,创造出各种花镜,不但形态美观,纹饰华丽,铭文丰富,而且工艺精美,传世甚多。武汉博物馆馆藏青铜镜中,有一方“孔雀葡萄纹青铜镜”,直径20.3、厚1.5厘米,色黑,厚重,虽历经千余年,仍有光泽。铜镜为圆形,狻猊钮。镜背面采用高浮雕技法,纹饰众多,繁而不杂,生动传神,极富层次感。

  铜镜主题纹饰为狻猊、孔雀、葡萄,只见两只浮雕的美丽孔雀隔着兽钮遥遥相对,曲颈回眸,开屏展翅,舞姿曼妙。兽钮首尾两侧有四只狻猊,姿态各异,或头向里,或向外,动态十足,显得俏皮可爱。连珠纹高线圈将整个镜背面分成内外两个区间,内区间沿边有十余串葡萄,枝蔓弯曲延伸,曲折回环,自然舒展,叶片硕大。五只喜鹊栖息于葡萄的枝蔓间,在葡萄上,尖尖的喙正对着饱满的葡萄,似在垂涎欲滴,憨态可掬,栩栩如生。外区间边缘叠云纹,中空饰以三十九串葡萄纹,八只喜鹊、四只狻猊、五只蜻蜓和一些蜂蝶环绕其间,虽然数量众多,却排列有序,葡萄依内、外缘间隔分布,喜鹊展翅穿行枝叶间,蜻蜓蹁跹,狻猊嬉戏,富有浓浓的生活情趣。

  唐代铜镜以葡萄、孔雀为题材的纹饰并不多见,此镜纹饰细腻,制作精良,工艺精湛,内外圆环环相扣,主题鲜明突出,布局清新活泼,确实为传世唐镜中的佳品。在佛教的教义中,孔雀代表众生之圣母;狻猊是狮子的别名,为传说中龙的第五子,喜烟好坐,因极具耐心而被佛主收为坐骑,代表佛法威猛;葡萄由西域传入,这三者融于一方青铜镜中,也是盛唐时期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实物见证,显得尤为珍贵。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