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段青铜器铭文牵出历史谜案

  陈庄西周遗址是2009年十大考古发现之一。近日,关于遗址的专家研讨会吸引了众人目光。该遗址有许多另外意想不到的发现:出土的一组青铜器上,有最早的有关姜太公的文字记载;同时,专家对另一件青铜簋铭文的解读,加上城址祭坛的发现,为我们牵出了“周王烹杀齐哀公”的历史之谜……

  10月上旬召开的高青陈庄西周城址专家研讨会,对遗址的重要考古发现进行了探讨,遗址出土的文物,牵出了众多一直困扰人们的谜案。

  高青陈庄西周城址已发掘面积近9000平方米,但是仅仅只相当于此城面积的四分之一。遗址发现西周墓葬14座,共出土青铜器50余件。在城址东南部的一座西周早期墓葬中,考古人员惊喜地发现了一组带有“丰啓厥作文祖甲齐公”字样的青铜器,其中一件铜觥造型精美,价值连城。

  这是考古界第一次发现有关姜太公的准确记载,也是有关这位传说中呼风唤雨的齐国第一代国君的最早文字记载。参加研讨会的专家一致认为,根据金文通例,凡是公前加国名的,都应该是这个国家的第一任国君,“齐公”当为齐国第一代国君姜太公。

  对此,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李伯谦也提出了相同的看法。“贵族墓葬出土铜器铭文中的‘齐公’即是文献记载封于‘营丘’的姜太公,是齐国的第一代君王。两座带墓道的甲字形大墓,不论墓主是齐国早期国君还是有学者推测的土著‘豊’国的后裔,都将由此揭开齐国开国的秘密,复原山东商周之际这段扑朔迷离的历史。”

  此外,一座带墓道的甲字形贵族墓葬中出土的2件带有铭文的铜簋同样引起了考古学者的广泛兴趣,据了解,两件青铜器所带铭文均长达70余字,其中一部分铭文目前已经被初步解读。

  据著名历史学家、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组长、中国社科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主任李学勤介绍,该青铜簋铭文大意为:“正月壬申日,周王召见引,引到周太室,周王如是说:‘引,过去我已任命你继承你先祖的官职,管理齐国的军队。现在我再任命你,赐你彤弓(红色的弓)一件,彤矢(红色箭杆的箭)百枚,马四匹,望恪尽职守,不要打败仗。’引叩谢王恩,用同□(此字不详)追击敌军缴获的兵器,铸造了这件宝簋,子子孙孙永宝用之。”“引”这个人是谁呢?经专家进一步研究发现,“引”字应为“申”字,可能是齐献公山。

  结合城址内发现的祭坛,专家一致认为这段铭文传递出了一个重要的历史谜案——周王烹杀齐哀公。周夷王时,齐国邻国纪国国君纪侯向周王进谗言,大概是说齐哀公不合礼仪。周王不加审查,将哀公丢进了油锅。

  “如果说这个祭坛是天坛,那么新的疑问就随之而来。周代礼制规定:祭天是周天子的特权,诸侯只能祭社稷。那齐国祭天就是僭越行为。这就牵出西周历史上一个重大历史事件:周王烹杀齐哀公。”李学勤说。

  李学勤说,齐国是周王朝开国功臣姜太公的封国。它的都城临淄以经济繁荣、文教发达而著称于世。但定都临淄是距周初始封近200年之后的事了。之前的齐国历史扑朔迷离。始封地与早期都城在哪儿,文化面貌和礼乐制度如何,都是雾里看花。高青陈庄发现的西周前期的夯土城址,包括贵族墓葬、祭坛、(车)马坑、带有“齐公”字样的铜器、刻辞卜甲等重要遗存,揭开了早期齐文明的神秘面纱。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