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礼器——国之大器 收藏之重

      青铜器古代多指彝器,出现并流行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秦汉时代,以商周器物最为精美。

      最初出现的是小型工具或饰物。夏代始有青铜容器和兵器。商中期,青铜器品种已很丰富,并出现了铭文和精细的花纹。商晚期至西周早期,是青铜器发展的鼎盛时期,器型多种多样,浑厚凝重,铭文逐渐加长,花纹繁缛富丽。

      《左传》载:“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对于中国先秦中原各国而言,最大的事情莫过于祭祀和对外战争。作为代表当时最先进的金属冶炼、铸造技术的青铜,也主要用在礼仪和战争上。

      青铜礼器是王室贵族在举行祭祀、宴飨等礼仪活动中使用的器物,以表明所有者的身份、等级与权力。商周两代,礼器成为“礼治”的象征,用以调节王权内部的秩序,更代表了等级森严的礼制,是奴隶主统治权威的象征,这就是所谓的“藏器于礼”。古以祭祀为吉礼,故将与祭祀相关的青铜礼器称为“吉金”。因此,青铜礼器逐渐成为收藏者心目中等级最高之物。

      一直以来,由于受国内相关文物法的保护,青铜器甚少公开交易。鉴于与国外对比的法律“错位”,多年来不少藏家不远千里纷纷到国外觅宝,造成青铜“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局面,而近年随着越来越多的青铜文物回流,尤其“皿天全方罍”的回归合一,更增加了藏家们对青铜器的关注。西泠印社拍卖更首推青铜器专场,并斩获“白手套”,使得青铜器一度成为收藏界热点。西泠印社拍卖总经理陆镜清表示,这表明国内艺术品市场正在改变。而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馆员邱立诚则认为,青铜器领域的研究发现也将会提升青铜器的社会关注度,让更多的藏家把目光投向青铜器交易市场。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