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鱼铜灯:世界最早的环保灯具

彩绘雁鱼铜灯为西汉时期文物,1985年出土于陕西省神木县店塔村西汉墓,通高54厘米,长33厘米,宽17厘米,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为国家一级文物。
该灯由衔鱼的雁首、雁身、两片灯罩及灯盘四部分组成,可拆卸。雁身为两范合铸,两腿分铸后焊接。通体彩绘红、白二色。在汉代,鸿雁是传递思念和祝福的吉祥鸟,鱼是“余”的谐音,寓意生活富足有余。鸿雁衔鱼的造型体现了汉人的美好愿望,遍施的华彩则反映了汉代的审美时尚。
雁鱼铜灯的制作非常精妙。两灯罩可自由转动,能调节灯光照射方向和防御来风。更为难得的是,它还暗藏一个防治污染的巧妙“机关”——古人照明采用的油和蜡点燃后会产生黑烟, 烟中带有烟炱,不但会带来难闻的异味,还会污染环境,时间长了会熏黑房屋以及屋中的物品。为了减少灯火烟尘的污染,雁鱼铜灯设置了一个过滤烟尘的装置:整只鸿雁都是中空而相通的,雁腹内可盛清水,灯烟经雁颈最终溶入水中,由此减少油烟污染。人类最早的环保意识,居然就这样举重若轻地体现在了小小的灯具身上。
汉代是中国历史无比光辉灿烂的时代。具体到汉代艺术而言,既有对前代艺术的总结,也有对后代艺术的开启,在艺术发展史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在凝聚华夏先人智慧结晶的众多发明创造中,灯具的发展在汉代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构思精巧别致的雁鱼铜灯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之一。它与著名的西汉长信宫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将实用功能、优美造型、科学的环保理念有机融合,不仅体现了古人的智慧,也反映了他们高雅的生活情趣。特别是联想到西方世界一直到15世纪才由意大利的达·芬奇发明出铁皮导烟灯罩这一点,汉人在铜灯身上迸发的智慧光彩更是让今天的我们感觉钦佩和骄傲。汉代青铜灯具设计上的科学性和先进性,是世界灯具史上无法忽略的华彩篇章。而它在彩绘、造型和装饰上的设计,又散发出一种汉代社会所特有的大气与大无畏的民族精神,使之在具有科学性的同时也体现了汉代的审美风尚。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