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鎏金龙凤纹银盘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材质类别】银质鎏金

【制作年代】战国秦昭王三十三年(公元前274年)

【文物现状】现藏淄博市博物馆

【器型规格】高5.5厘米,底径21.1厘米,口径37厘米,重1.705千克

 

此盘敞口、折沿、浅腹、平底。通体银质地,遍体饰浅浮雕变形蟠螭纹,纹饰表面鎏金。此器虽然出土于西汉齐王墓周边的陪葬墓,但从造型、纹饰上都有战国时代特点,与洛阳金村战国墓所出银器非常相似。银盘上有三种铭文,其字体分别属于战国周人系统、秦人系统和西汉初年样式。有学者分析,秦式文字中有“左工”、“卅三年”等字样,应是三类铭文中最早的铭刻,为秦昭王三十三年由秦国工官“左工”制造。而后来不知是何原因,周人得到此盘并将其价格刻于盘上,藏于“中府”——即周王所藏财货之地。最后辗转进入西汉齐王府中。

鎏金是古代金属器物的镀金方法。它是将金和水银合成金汞溶液,涂在铜器表面,然后加热使水银蒸发,金就附着在器物表面不脱。鎏金在我国起始于战国,具有2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和独特的工艺技巧,是我国古代技术的光辉成就之一。早期的鎏金实物有山西长治分水岭战国墓中出土的鎏金车马饰器、河南信阳长台关楚墓出土的鎏金带钩等。使用金汞合金镀金的古代鎏金工艺在我国早于外国几百年,古埃及在公元3世纪才有镀金的记载。到我国汉代,鎏金技术已发展到很高水平,著名的汉代长信宫灯就是我国早期鎏金珍品之一。

责任编辑:xw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