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忠谦:古币收藏 乐在其中






段忠谦退休前是文化局的副局长,由于上面有规定,文化局的工作人员不便进行古董收藏,那时的他并没有收藏意识。然而退休后的段忠谦对收藏很痴迷。如今,段忠谦应该算是集币老手了。两个小时的交谈中,段忠谦言辞格外亲切,没有一点干部的架子,举手投足间流露出温文尔雅。
逼上收藏路
其实,段忠谦是“被逼上”收藏之路的。由于工作原因,为了补充文物知识,段忠谦借一位朋友收藏的古币样册放在办公室里忙里偷闲地看看。有一天,段忠谦突然发现这本书不翼而飞了。“把朋友的心爱之物弄丢了,我脑海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抓紧时间逛古玩市场淘古币,好还人家。”段忠谦坦言。丢失的古币样册主要是秦汉半两、五铢钱及唐宋时期的钱币,市场上很容易找到,只是辨别真假有难度。为了避免买假上当,段忠谦专门请了对古币颇有研究的老朋友刘予非帮忙,很快就凑足了两三百枚,比原来的还多。当段忠谦把古币装册还给那位朋友之后,发觉自己喜欢上了收藏。“感谢这次丢样册的经历,使得我走上了集币之路,现在我真正体会到了古币中的学问,收藏的乐趣。”段忠谦感慨。
躲在大梁里的宝贝
段忠谦爱上古币收藏后,发动亲朋好友帮忙。段忠谦的老家在河北,家乡过去盖房子上梁或殡葬下棺往往有挂、撒古钱币的习俗,以示大吉大利、福荫子孙。家里一处祖上传下来的老宅近年有翻盖的打算,老段告诉侄子,拆房子的时候一定留心大梁上是否有古钱币。1996年的时候,家里的老宅翻盖了,段忠谦从侄子那里得知拆旧房大梁时果然发现一串带“福”字的古钱,给他留着。段忠谦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匆匆忙忙就赶回了家。段忠谦捧着这串古钱币,如获至宝,数了数,共20枚。古币正面是“康熙通宝”四字,背面左侧是满文造钱局的局字,右侧是造钱的汉文地方局,是仿顺治朝五式钱铸造的,显然这是一串清代钱币。
令段忠谦兴奋不已的是在这些“福”字钱中,他意外地发现了两枚与众不同的钱,钱的背面,除了右侧“福”字之外,顶端是一个“寅”字,另一枚“戌”字。段忠谦回去查了之后高兴得差点跳起来,有“寅”字和“戌”字的钱币,市价比一般“福”字钱高出不是一星半点,一枚价值竟然达三四千元。因为这种钱币是福州造钱局专为康熙皇帝祝寿而造。正是此段收藏经历,也使段忠谦增长了见识,提高了辨假能力。
三招识银币
段忠谦聊起自己收藏钱币的经历时说,捡漏不光是靠眼力,有时还要碰运气。而鉴别所捡到的“漏儿”是真是假,有时得十八般武艺都用上。2001年3月,段忠谦逛山西太原古玩市场,买了一批明代钱币,每枚20元。段忠谦有个习惯,买到古币回家后第一件事是翻开古币图谱,进行对号入座,而这次有一枚古币上面有“矿银四钱”几个字,他却没能在图谱上找到,然后段忠谦使出了三招:第一招,还得先让图谱认可。段忠谦专程去了一趟琉璃厂,买来最新出版的古币图录,打开一看,果然有,并且是银质的,估价10万元左右。但他很快冷静下来,仅凭图谱还不能完全断定这枚银币的真假。于是他采取第二招,称重量,同等大小的铜质和银质重量是不一样的,比重不同,银质偏重。结果,“矿银四钱”明显重于其他铜币。段忠谦心里还是不踏实,他使出了第三招,有锉刀锉。他左调角度、右选方向,总想把破坏古币的品相降到最低。他轻轻一锉刀下去,古币的棱上闪出一道银白色。段忠谦仔细观察锉刀锉下的粉末,这才舒了一口气,自言自语道:“没有错,是银质币!”经过这样一番周折,此枚“矿银四钱”自然成了段忠谦收藏中的珍品被悉心呵护。
责任编辑:xw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