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像收藏市场尚存潜力

图片资料-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资料

东汉时期,佛教传入中国,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佛教的广泛传播之下,佛教艺术开始盛行。佛教造像大致可分为如来像、菩萨像、天部诸神、愤怒神像、比丘像等。这些佛像或供奉在寺庙,或安置在石窟,或陈设于佛堂,或随身携带等。

20世纪80年代,鎏金铜佛像引起了国际市场的重视,近几年,也受到了国内买家的青睐。此前,苏富比、佳士得两大拍卖公司均有佛像拍品出现。2004年,中国嘉德、北京翰海等拍卖公司分别举办了佛像专场拍卖,成交价格令人瞩目。不管是出于对佛像艺术的虔诚与信奉,还是源于其历史、文化、艺术、宗教底蕴的深厚,不可否认的是,佛像在收藏市场“火”了起来。

尽管如此,佛像在收藏投资业界的市场占有率远没有达到所谓的饱和阶段,价格还有不断上扬的趋势。与国外相比,国内的佛像成交价还是偏低。这首先缘于“历史原因”,也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整体氛围有直接关联。有专家认为,艺术品收藏市场对专项收藏品的细分要达到“成熟化”和“透明化”,这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而且这种成熟和透明是相对的。艺术品收藏依赖于人们主观的经验、审美、价值取向等因素,因而艺术品收藏市场的细分在宏观引导、微观梳理方面都具有相当大的难度,其发展方向与趋势,有很大的比重取决于收藏人群总体素质的提升和意志的变化。佛像算是古董珍玩中的一个小门类,真正留存下来的精品几乎都保存在寺庙中,在艺术品市场存世量有限,很难做到市场再细分。

据了解,近两年来佛像收藏的投资客愈发增多,这就很可能招致大量的金融资本介入。对此,随着国内艺术品拍卖市场的逐步规范,佛像市场在国内的真正价位还没达到,大量的金融资本介入不仅是必然而且是良好的时机。

责任编辑:陈万贵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