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连环画不要过分追求名家

      近年来,被誉为大众收藏佳品的连环画升值很快。其实,并不是所有的连环画都能升值,连环画收藏必须注意五忌。

      一忌以页数多少论价钱。比如我们看到两本标价差不多的连环画,一本很厚一本却较薄,一般都会选那本厚的,其实连环画的价值高低与厚薄是毫无关系的。

      二忌过分追求名家之作。一般来讲,精品连环画大多是出于名家之手,所以他们的作品价值较高,售价也不低,并且在当今社会仍拥有不少粉丝。可是,名家并不代表他们绘制的所有作品都是精品。因此,与其收藏名家的普通之作还不如收藏普通画家的精美之作。

      三忌只看内容忽略艺术。连环画是一门综合艺术,它结合了“文字”与“图画”两种表现形式。因此评判一本连环画的价值不能光看它的内容,更重要的是看它的创作手法。连环画的表现手法灵活多样,有钢笔画、铅笔画、木炭画、水墨画、油画等。

      四忌盲目跟随市场炒作。目前连环画收藏形成多个热点,比如老版热、套书热、“文革”版热等。这里面除了各人兴趣不同、收藏范围不同外,也不乏一些投机者的炒作。作为连藏爱好者要做到心中有数,收藏应该要形成自己的风格。毕竟连环画的存世量、出版年代、品相、题材等才是决定连环画价值高低的重要因素。

      五忌太过看重眼前利益。近年来精品连环画升值较快,大多数收藏爱好者都将目光放在高价值的精品书上,很多普通连环画躺在书架上无人问津。其实,我们可以将眼光放远,在普通连环画里挖掘一些能升值的潜力股。毕竟,精品连环画已经为数不多,且现在身价也已经很高,继续上升的空间已不大,何必再去挤那座独木桥?其实现在市面上有不少品相、题材较好的上世纪80年代的普通连环画还是颇具收藏价值的。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