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古籍沦为地摊旧货 专家建议分等级保护

日前,有网友发微博称在石家庄旧货市场的地摊上有大量河北师范大学图书馆藏书售卖,有些古籍颇有年头,比较罕见。对于古籍流入地摊,许多网友表示愤怒和惋惜,对此,河北师范大学向媒体回应称目前流失图书已经全部追回。古籍应该如何保护?文化评论人谭飞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古籍保护要重视民间的力量,建议对目前的古籍进行等级划分进行有重点的保护。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众多藏书流落地摊,吸引了大量爱书人士前来挑选。 图片来自网友“小麦撒野”微博


  日前,有网友发微博称在石家庄旧货市场的地摊上有大量河北师范大学图书馆藏书售卖,有些古籍颇有年头,比较罕见。对于古籍流入地摊,许多网友表示愤怒和惋惜,对此,河北师范大学向媒体回应称目前流失图书已经全部追回。古籍应该如何保护?文化评论人谭飞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古籍保护要重视民间的力量,建议对目前的古籍进行等级划分进行有重点的保护。


  网友爆料:

 

  古籍现身地摊 几元钱一本


  日前,网友@小麦撒野 发布的一则微博引起网友广泛关注,微博中称:“河北师范大学图书馆藏书再一次大量流落到旧书市场,不知道馆里还能有多少藏书供他们一次次盗卖,知情人说这批有几吨,能在市场露面的只是最低层次,民国版、北洋版、珍贵书早在贩子家瓜分完毕。”在微博中,@小麦撒野 发布了多张在旧书市场摊子上售卖的古籍照片。


  记者从照片中看到,贩卖的书籍包括《中国动物志》、《地球学科》、《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国训诂学史》等大批书籍,书籍上清晰的印着“河北师范大学图书馆藏书章”等字样,还有图书的分类号、登记号,《中国训诂学史》一书上印着“河北师范学院图书之章,河北北京师院书藏”,书籍上的印章表明这些图书都来自河北师范大学图书馆。@小麦撒野 说,“北京师范学院时期的藏书章,这书在旧货市场上只值几块钱,可有几个人知道这书的来历呢?搬了这么多地方,躲过了1963年的洪水,躲过了各种风波,师大停办时都没有放弃你,可是如今当废纸一样卖掉,几吨的藏书呀。”@小麦撒野 说,最近两个星期他连续在一旧书市场见到这些书籍。“书量很大,让人很是伤心,我们希望学校能重视起来,不要让馆藏书悄然流失而不知。书籍是一个学校文化厚度积淀的一部分,希望师大不要再发生此类事件。”


  学校回应:

 

  已将流失图书全部追回


  微博发布之后引起广泛关注,网友@Dirty_Blvd 爆料:“对师大不爱书的行为亲身经历过,前年在文史区翻到一破书一看吓一跳,是陈寅恪《隋唐政治渊源论稿》首版,破的不行了,这么珍贵的一本书竟随意放在一堆书中。”


  针对此事,河北师范大学相关工作人员对媒体进行了澄清。该工作人员称,河北师大本部图书馆将“复本量”较大的部分图书交汇华学院管理使用,汇华学院在图书馆装修和图书搬运处理过程中,个别工作人员擅自将部分破损严重的图书私自做了处理,造成个别图书的流失。目前流失图书已经全部追回,汇华学院监察委员会已就此事展开调查并将严肃追究当事人责任。


  专家:

 

  应重视民间力量


  文化评论人谭飞对本报记者表示,古籍保护的现状不太好,“现在古籍保护的难点在于整体文化产业的畸形,而古籍的收藏价值有一种悖论,即喜欢的人很喜欢,不喜欢的人弃之如敝屣,冰火两重天。”


  对于古籍的保护,他认为一个要重视民间的力量、另外一个可以针对目前的古籍等级划分进行有重点的保护。他说,“古籍保护应该慢慢过渡到个人。如果古籍属于个人藏品,个人会更加用心保护。以前古籍保护都是政府出面,它的优势是他们有各种各样的资源、渠道,但是劣势也有,比如不排除管理不严、管理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等情况”。他说,“对古籍保护应该有一个等级。限于目前的物力、财力,不可能每个古籍都保护得那么好,分了等级后,更清晰地知道古籍的价值,保护工作可以更加有侧重和高效一些,这比囫囵吞枣的保护肯定要好。”

责任编辑:小白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