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古籍:我国确认现存最早《茶经》版本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沈冬梅经过近10年来的研究考证,确认国家图书馆所藏的宋刻百川本《茶经》为世界上现存时间最早的《茶经》版本,并经过认真校勘发现这个版本的《茶经》有错讹30多处。

这一研究成果日前在陕西杨凌召开的“中日韩茶文化学术研讨会”上首次公开披露后,引起与会专家的高度评价。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程启坤认为,这项研究,为茶文化特别是《茶经》研究做了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对帮助人们进一步准确阅读和研究《茶经》具有重要意义。

《茶经》是唐代陆羽(公元733-804年)所著的中国古代第一部茶书,也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茶的专门著作,分三卷十章、共7000多字,涉及了茶的起源、制茶工具、制茶过程、品茶器具、煮茶方法、品茗鉴赏等多方面内容,对后世茶艺影响巨大。

《茶经》存世版本甚多。自宋代至民国,历来相传的《茶经》刊本共有60多种。但现存的哪种版本《茶经》刊印年代最早,以往学界涉猎较少,没有定论。

沈冬梅1994年就开始了对《茶经》的研究。她先后对国内外现存的50多种《茶经》版本进行了认真对照,确认现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善本古籍部的一部宋刻百川本《茶经》,是现存年代最早的一部《茶经》,它刻印于南宋咸淳九年(公元1273年),距今已有731年。沈冬梅说,她以这部《茶经》比校日本宫内书陵部百川本、明代华氏百川本以及民国陶园景宋百川本等多种版本的《茶经》,可以看到宋百川本《茶经》的原貌,并可看到后世刊刻的改动及源流。

沈冬梅还通过对50多种历代《茶经》版本的校勘和汇校,发现国家图书馆所藏的宋刻百川学海本《茶经》中可能有30多处错讹,其中已可认定的错讹有25处,其它错讹有待进一步研究考证。她说,宋刻百川本《茶经》很可能是从北宋诸种家藏抄写本而来,刻书者未能进行严密校订,以致错讹较多。

责任编辑:bd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