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红玛瑙猴子挂件

螺是指贝壳之类的软体动物,钿有镶嵌装饰之意。螺钿是一种在家具、乐器、漆器、屏风、木雕和盆碟等地方进行贝壳镶嵌的技术,它是我国独有的一种镶嵌装饰艺术。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中为笔者收藏的一块清代的木版画,木版为酸枝木所制,髹漆以后,用贝壳镶嵌成一幅春意盎然的“梅香桃艳”图。图长127.6厘米,宽54.5厘米,厚度为2.4厘米。这种用贝壳进行镶嵌的工艺,在我国古代有一个美丽的称谓,叫作“螺钿”。

 

  艺术的形式多种多样,木材泥土美玉石头皆可作画纸,而多彩的颜料也可由金银珠宝珍珠玛瑙代替,连秸秆、木材甚至贝壳都能做成意境淡远的山水花鸟。

 

  螺是指贝壳之类的软体动物,钿有镶嵌装饰之意。螺钿是一种在家具、乐器、漆器、屏风、木雕和盆碟等地方进行贝壳镶嵌的技术,它是我国独有的一种镶嵌装饰艺术。据我国目前仅存的惟一一部漆工专著、明代黄大成所著的《髹饰录》记载:“螺钿,一名蜔嵌,一名陷蚌,一名坎螺,即螺填也,百般文图,点、抹、钩、条,总以精细密致如画为妙。又分截壳色,随彩而施缀者,光华可赏。又有片嵌者,界郭、理、皴皆以划文。又近有加沙者,沙有细粗。”书中详细介绍了螺钿技术的广泛应用。

 

  只见图景之上,梅桃争春,左边为梅树,梅开灿烂,香气扑鼻,沁人心脾;右边为桃树,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色彩艳丽,春风吹拂,花瓣摇落,漫天花雨,缤纷飞扬,令人心醉。天空中,大地上,随处可见正在飘摇的花瓣,宛如一朵朵纤细的浮云,营造出十分唯美的意境,就像春风拂面,吹面不寒。画的中心,镶嵌出两个部分重叠的四边形,中有题诗“青梅有情舞翠色,桃花无语笑春风”,正暗合图景,诗文和图画珠联璧合。边缘镶嵌成细线,在四角绕成吉祥纹。在左右两边分别有印章,也是用的螺钿技术,匠心独具。这种使用螺钿技术的木版画不是很常见,“物以稀为贵”,时至今日,价值不菲。

 

  螺钿技术在我国大约始于商代。我国商周时出土的漆器上便有了螺钿技术,到唐代时,螺钿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了,目前出土的螺钿漆背铜镜,可以一窥当年的盛况。不过,螺钿技术得到大规模运用还是在明清时期。当红木家具流行以后,在家具上进行镶嵌的技术随之创新和发展,贝壳镶嵌的螺钿技术也蔚为大观。使用螺钿技术时,需要将贝壳打磨成镶嵌需要的图形薄片,比如花鸟、人物、山水、树木等,有的甚至要刻出文字来,非常精细。

 

  螺钿发展到后来,不仅仅是贝壳,珠宝玛瑙砗磲琥珀等都能融入,这便是名震一时的“八宝嵌”了。八宝嵌的名贵程度与螺钿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但笔者更喜欢螺钿的纯粹,毕竟螺钿作画更接近中国的泼墨山水,更显出浓浓的东方特色和中国风情。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