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肉形石为中国四大奇石之一

东坡肉形石出自内蒙阿拉善左旗,在清朝康熙年间供入内府,现为中国四大奇石之一。此奇石是一块天然的石头,色泽纹理全是天然形成,看上去完全是一块栩栩如生的五花肉块,“肉”的肥瘦层次分明、肌理清晰、毛孔宛然,肌理也相当逼真,现它与翠玉白菜、毛公鼎并称台北故宫的“镇馆三宝”。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东坡肉形石出自内蒙阿拉善左旗,在清朝康熙年间供入内府,现为中国四大奇石之一。此奇石是一块天然的石头,色泽纹理全是天然形成,看上去完全是一块栩栩如生的五花肉块,“肉”的肥瘦层次分明、肌理清晰、毛孔宛然,肌理也相当逼真,现它与翠玉白菜、毛公鼎并称台北故宫的“镇馆三宝”。

 

  它是一块玛瑙石。玛瑙类矿物在大自然中,由于经过漫长岁月的累积,在不同的时间点,杂质影响乃至生成的颜色不同,呈现一层一层不同的色泽。制作此件肉形石的工匠,将原来质感丰富的石材加工琢磨,并将表面的石皮染色,做成了这件肉皮、肥肉、瘦肉层次分明,毛孔和肌理都逼真展现的作品。

 

  奇石的最大特征在于:奇石不仅具备天然性,还要具备自然性,简单的说,就是石头为经过任何人工雕琢或合成。

 

  奇石是以自然美为特征的观赏石,其自身的自然性,即无人工加工或雕琢,是其区别于其他观赏石的最重要标准之一;赏石、石玩艺术的审美观,是通过人们观感而产生的,是审美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共同感应,奇石不仅是一种形象艺术,也是一种心境艺术,心境艺术是赏石艺术的最高境界,在赏石过程中,并不是以目视形,而是以心蕴神,进而才“天人合一,物我两忘”。人们能够从一块块冰冷的石头身上,联想出人生的各种境遇,悟出宇宙自然界神奇多姿,藉以充实脑海,丰富自我心灵,进而从奇石王国里探索出天然艺术的妙趣和生命自然的本质,这就是钟爱奇石的真谛。

 

  观赏石的十条鉴识评判标准:

 

  皱:皱纹,是赏石在成型初期因自然收缩或经自然水流、风沙冲刷而形成的一凹一凸的条纹。

 

  漏:赏石有孔或缝,使水或其他物体能滴入、透出或掉出。

 

  瘦:(跟胖或肥相对),是指赏石的形体或某一部分窄小或单薄。

 

  透:(液体,光线等)渗透;穿透:透水、透亮,特指赏石的穿透、通透、通空灵巧等。

 

  丑:丑陋,难看。赏石特指其怪异,与众不同。

 

  色:色彩、颜色,指赏石原本具有的天然色彩和光泽。

 

  质:性质、本质、品质,特指赏石的天然质地、结构、密度、硬度、光洁度、质感等,也指赏石的质量和大小。

 

  形:形态、形状、结构状态等,这里特指赏石的天然外形和点、线、面组合而呈现的外表。

 

  纹:纹理、痕迹,指赏石表面呈线条、图案的花纹。

 

  声:声响、声音,指赏石通过扣击或摩擦振动所产生的声响和声音。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