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陵君印玉印

此为明代托名琢制之印。印文中的“安陵君”伪托战国封君玺印。战国时期封“安陵”君者有两人,一为楚国封君,名“坛”,《战国策·楚策一》记楚宣王时封,《说苑·权谋篇》记楚共王时封,作安陵缠;一为魏国封君,未名,封地仅五十里,《说苑·奉使篇》记作鄢陵君,《史记·魏世家》记作安陵氏。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安陵君印”玉印
 
  “安陵君印”玉印,明,印面2.1×2.1cm,通高1.55cm。清宫旧藏。

  此印青玉质地,兽钮,印文字体为篆书,白文,右上起顺读“安陵君印”四字。印钮兽大头,巨口,盘卧,神态威慑。印材黄斑片片,与土沁不同,如变色飞云。

  此为明代托名琢制之印。印文中的“安陵君”伪托战国封君玺印。战国时期封“安陵”君者有两人,一为楚国封君,名“坛”,《战国策·楚策一》记楚宣王时封,《说苑·权谋篇》记楚共王时封,作安陵缠;一为魏国封君,未名,封地仅五十里,《说苑·奉使篇》记作鄢陵君,《史记·魏世家》记作安陵氏。

  今天,能见到的明末清初印章作品的印拓大大多于实物,清中期以后印章的实物遗存数量则很大。从文物收藏与欣赏的角度看,明代及清初的玉印精品实物即使并非凤毛麟角,亦属罕见之物,这批明代托名琢制之印还是仰仗了皇家的收藏之力。它们的琢制工艺精湛,流光溢彩,具有明清特有的玉印风貌,纹章焕然,合以有关印文的历史知识,无论收藏还是鉴赏,都确是一种令人陶然的文化享受。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