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识别仿制玉器

  玉器造假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旧玉新做,另一种是新玉新做。新玉新做后往往还要进行做旧处理。旧玉新做在清末民初颇为流行,它是利用原有旧玉,进行改制后,琢成新器物。因其玉质甚古,易于伪冒旧器。有的旧器只一面有纹饰,造假者就在另一面琢上新纹饰,使玉器出现一面纹饰是旧的,一面纹饰是新的现象。新玉新做也出现于清末民初,常用岫岩玉、南阳玉、青玉等当朝玉材,按照古器的样式仿制琢造。然后再用人工做旧处理,使新玉颜色变旧,以冒充古物。人工做旧的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

  1.把玉烤热,使玉质松懈,然后将热玉投到带红褐色的液体中,使颜色尽快趁热浸入玉里,呈现出红褐色的丝纹,称之“牛毛纹”。

  2.把玉放到火中烧。根据需要,火烧的时间可长可短,烧后一般呈现白色,称鸡骨白(也有黑色)。经过火烧后,玉质没有原来坚硬,也不太油润了,还可看到细小裂纹。

  3.把玉放到强酸液体中,加以腐蚀,取出后再放到装有草木灰和麦麸子的口袋里盘磨,改变玉的原貌使表面凹凸不平。看似象长期受土浸呈现的白霜,常被误认为生坑。

  4.将玉放油中炸,使玉变红黄色,有些地方还出现蜜腊色,好象坏了一样。

  5.把食糖炒焦,再放少量水,将玉放在油状液体中煮,使玉浸入糖色,但这种颜色只在玉的表面。

  6.将狗杀死,乘狗血未凝固时将玉器放入腹中,缝好埋入地下。数年后取出,玉表面产生土花、血斑,称之为“狗玉”。

  以上几种玉器做旧方法,在造假玉中很常用,了解它对增强辨伪能力大有帮助。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