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藏兴说苏玉
2015-05-11 13:50:04 来源:玉器收藏网 已浏览次
被称为东方威尼斯的吴中都市苏州,历史上曾有“人间天堂”的美誉,人杰地灵,人文荟萃,文化艺术辉煌灿烂。苏州文化的细腻常用“小家碧玉”来形容,这本身也反映出苏州玉作的艺术特色。明清时期,苏州逐渐成为中国玉器的制造中心。苏州玉作的成败得失,艺术高低,直接影响到明清中国玉器工艺的发展水平。
被称为东方威尼斯的吴中都市苏州,历史上曾有“人间天堂”的美誉,人杰地灵,人文荟萃,文化艺术辉煌灿烂。苏州文化的细腻常用“小家碧玉”来形容,这本身也反映出苏州玉作的艺术特色。明清时期,苏州逐渐成为中国玉器的制造中心。苏州玉作的成败得失,艺术高低,直接影响到明清中国玉器工艺的发展水平。
清代苏州的琢玉业,已形成独立的手工业,集中在城西阊门里专诸巷及天库前吊桥一带,与著名的桃花坞毗邻。那里作坊林立,高手云集,琢玉的水沙声昼夜不停。在同行业间,实行专业化分工,有开料行、打眼行、光玉行等,形成规模生产。专诸巷玉行,人才辈出,曾向清朝廷输送了不少琢玉高手,赫赫有名的陆子刚、姚宗仁、郭志通均出身于苏州专诸巷玉工世家。专诸巷玉雕,技艺精湛,清高宗乾隆皇帝赞不绝口:“专诸巷里工匠纷,争出新样无穷尽”;“专诸巷中多妙手,琢磨无事太璞剖。”乾隆皇帝还把画好样的玉料嘱托苏州织造官,令其在专诸巷精心雕琢。清代玉器许多传世佳作,出自苏州专诸巷玉工高手。从这些精美玉作中,我们能观察专诸巷玉器特色的梗概。
专诸巷玉匠多选用上等和阗佳材,清中叶后,翡翠制品亦大量生产。良玉是玉雕艺术的物质基础。专诸巷玉器,玉质晶莹润泽,娇嫩细腻,犹如小儿肌肤。这种特殊的艺术效果,必须对玉料反复琢磨,精细抛光,不露碾琢痕迹,剔除坚硬皱涩的外皮才能达到,尽展玉材内蕴风采。
专诸巷玉器,造型新颖别致,新品种层出不穷。图案线条,刚柔相济,阴阳相间,有的工艺有力,有的流畅柔和,一气呵成,达到了炉火纯青的艺术效果。图案花纹上下起伏多层,表达较为丰富的思想内容,具有很好的透视效果。“吴门画派”雅俗共赏的文人画风,影响专诸巷玉器进一步向艺术化方向发展。
平面镂刻是专诸巷玉作的一大特色,但玲珑剔透的玉器,专诸巷工艺更为奇巧。镂空、活链、套环,工于设计,能使方寸小玉在不间断的条件下展阔数寸,达到以小见大的效果。
专诸巷薄胎玉器,技艺更胜一筹。有一种薄胎花卉碗、盘、厚薄均匀,壁薄如纸,介乎透明,凸凹起伏的花瓣,展展外展,柔和自然,宛若天成。这类里外、正反起伏的薄胎玉器,琢磨难度极大,只有专诸巷玉工巧运心灵与技艺,才能承做,创作出一件件巧夺天工的稀世珍品。
责任编辑:小萌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