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黄现在处于低谷期 收藏正当时
2015-03-30 09:36:33 来源:台海网 已浏览次
近几年,田黄可谓是国内艺术品市场的热点板块,不仅行情逆势走牛,很多精品极品也在这一时期集中出现。”
梁艺凡也表示同意:“田黄现在处于低谷期,虽然没有未认识其价值时出手合适,但目前也不失为一个收藏时机。
近几年,田黄可谓是国内艺术品市场的热点板块,不仅行情逆势走牛,很多精品极品也在这一时期集中出现。“一两田黄万两金”、“市场的硬通货”、 “田黄时代”等字眼都是对田黄的形象描述。但是,我们眼中的田黄究竟是否步入收藏时代的潮流?抑或不过是赚噱头、资本的炒作呢?
温润凝腻、色泽瑰丽、萝卜丝隐现、手感尤佳,田黄可谓天生丽质。作为全世界唯一的产地——福建寿山溪流域,田黄从被发现起就以高贵著称,被尊为
“石中之帝”,明、清时期它被视作贡品献入皇宫,雕刻成印章、摆件等。尤其是乾隆皇帝,极为喜爱收藏田黄,也因此,田黄被捧上了政治舞台。据史载,清时福建巡抚用一整块上等田黄雕刻了“三链章”,乾隆皇帝奉为至宝,清室代代相传。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田黄陆续现身全国各大拍卖场。但其价格真正飙升是在2004年。到了2006年底,田黄价格达到了历史最高,精品田黄每克达4000元。在香港苏富比2006年秋拍上,“明17世纪田黄石雕瑞狮纸镇”成交价为4089.28万元,位居历年田黄石拍卖首位。这件田黄纸镇刻有“玉旋”款,为明末清初首屈一指的雕刻大师杨玉璇之作。2008年,一方重257克的田黄凤钮闲章拍出423万元,折合每克为1.6万元。此后,精品田黄的价格徘徊在每克2万元到5万元左右。2011年北京保利春拍,“清康熙周尚均制吴国祯夫妇自用田黄印章”以2530万元成交;2014年5月,北京保利春季拍卖,一件吴昌硕雕刻的田黄石印章成交价为1380万元。总而言之,只要品质上等,田黄似乎总能拍出高价。
近几年,田黄可谓是国内艺术品市场的热点板块,不仅行情逆势走牛,很多精品极品也在这一时期集中出现。”
梁艺凡也表示同意:“田黄现在处于低谷期,虽然没有未认识其价值时出手合适,但目前也不失为一个收藏时机。
近几年,田黄可谓是国内艺术品市场的热点板块,不仅行情逆势走牛,很多精品极品也在这一时期集中出现。“一两田黄万两金”、“市场的硬通货”、 “田黄时代”等字眼都是对田黄的形象描述。但是,我们眼中的田黄究竟是否步入收藏时代的潮流?抑或不过是赚噱头、资本的炒作呢?
温润凝腻、色泽瑰丽、萝卜丝隐现、手感尤佳,田黄可谓天生丽质。作为全世界唯一的产地——福建寿山溪流域,田黄从被发现起就以高贵著称,被尊为
“石中之帝”,明、清时期它被视作贡品献入皇宫,雕刻成印章、摆件等。尤其是乾隆皇帝,极为喜爱收藏田黄,也因此,田黄被捧上了政治舞台。据史载,清时福建巡抚用一整块上等田黄雕刻了“三链章”,乾隆皇帝奉为至宝,清室代代相传。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田黄陆续现身全国各大拍卖场。但其价格真正飙升是在2004年。到了2006年底,田黄价格达到了历史最高,精品田黄每克达4000元。在香港苏富比2006年秋拍上,“明17世纪田黄石雕瑞狮纸镇”成交价为4089.28万元,位居历年田黄石拍卖首位。这件田黄纸镇刻有“玉旋”款,为明末清初首屈一指的雕刻大师杨玉璇之作。2008年,一方重257克的田黄凤钮闲章拍出423万元,折合每克为1.6万元。此后,精品田黄的价格徘徊在每克2万元到5万元左右。2011年北京保利春拍,“清康熙周尚均制吴国祯夫妇自用田黄印章”以2530万元成交;2014年5月,北京保利春季拍卖,一件吴昌硕雕刻的田黄石印章成交价为1380万元。总而言之,只要品质上等,田黄似乎总能拍出高价。
但如果不深入了解田黄的价值的话,就无法理解藏家为什么会对田黄如此痴迷。一直以来,关于机构或者收藏家痴迷田黄的购藏故事时有发生。比如 1985年,荣宝斋就用13.5万元现钞的价格买下一颗重4275克的大田黄,当时国内还没有50元、100元面额的钞票,13.5万元已经是两大旅行袋才装得下的巨款了,从此,这件宝物成为荣宝斋最为耀眼的珍贵藏品之一。还有前文提到的2006年香港苏富比秋拍以4089.28万元成交的“明17世纪田黄石雕瑞狮纸镇”,被著名华人收藏家曹兴诚拍下,平均每克高达20万元。可见,爱慕田黄石的大有人在。
从这几年的市场表现看,田黄的价格已由“一两田黄一两金”涨到“一两田黄万两金”。 有人称,“当前投资,首选田黄”。那么,田黄真有如此大的魅力?对此,李玉山解释道,就目前市场环境来说,投资田黄确实有很大的优势。“一是田黄属于资源型藏品,物以稀为贵,这是千古不变的道理;二是田黄可以做到材质上的保真,东南拍卖团队十年前就开始承诺保真了;三是市场体系完善,一级市场、拍卖市场流通方便;四是当前也的确是个好时机,有精品出现,市场也比较理智,价格稳定。”他建议投资者应在材质确真的基础上,再从审美和历史人文方面考量,毕竟田黄石的真伪是它价值的基础。“如果长线投资的话,五年、十年以上,先看品质再看价格,只要能遇到精品,就是个机会。交易频繁的经营性投资,则要多考虑成本,时机是不固定的。”
梁艺凡也表示同意:“田黄现在处于低谷期,虽然没有未认识其价值时出手合适,但目前也不失为一个收藏时机。”
然而将田黄推至高位,更有甚者说在寿山石成为硬通货的同时,田黄也毫无疑问地变成了其后继者,这些论断多少让业界质疑其炒作之嫌。梁艺凡坦言,
“真正的田黄其实是没有炒作的,很多藏家都会自己去分析,然后从有保证的机构或拍卖行选购田黄。而且真正收藏田黄的基本都是相当专业甚至专家级的玩家。” 李玉山也表示,“国内艺术品市场不论是低迷还是火爆,各个时期的田黄都曾创下不可思议的天价,都是炒作吗?肯定不是。”
随着交易规模的不断扩大,“田黄时代”一词成为了田黄在市场的形象代言,这在2012年、2013年特别集中。一些媒体更是多次以“田黄时代”来勾勒如今田黄以及未来的版图。
究竟他们眼中的田黄是否步入时代的潮流?抑或仅是为了赚噱头?李玉山对此给出了详细解读:“这两年田黄是国内艺术品市场的热点板块,行情不仅逆势走牛,很多精品极品也在这一时期集中出现。不过需要指出的是,从2009年秋拍开始到2011年,国内艺术品市场长达两年半的牛市行情,各个收藏门类均有很好的行情表现,但是这一阶段田黄反而并不突出,直到市场趋于理性、行情回落之后,田黄的稳健表现才脱颖而出,所以‘田黄时代’只是热点轮换激发的价值发现并回归的过程。”
梁艺凡则认为,现在田黄的价格已达到了一个高点,所以,“田黄时代”的说法与它本身的现状不符,没有很大的上涨空间。“换个角度说,田黄与张大千、傅抱石等名家字画比不了。即便价格拍得再高,3000多万元也就差不多了,而一张画有的都过亿了。就算藏家现在以100万元的价格收藏田黄,但过几年能卖到150万、200万或者再高的情况或许有,但几率不大。”
俗话说,有价值的东西,肯定也是赝品泛滥的东西,田黄,也避免不了。市面上最普遍的一种造假方法即是用绿泥石染色冒充,而且一级市场中也出现了将产自浙江的昌化黄、产自印尼的金田黄称为田黄的情况。昌化黄是前些年发现的昌化掘性独石,因为产区在半山腰,所以最早叫“山黄”,以便与寿山水田中出产的田黄有所区别,它其实属于印石范畴。李玉山表示,高品质的昌化黄有收藏价值,但金田黄则是彻头彻尾地混淆概念,具体可从形状、色泽、石皮、萝卜丝纹、红筋格、质地、手感来辨别。
他还告诉收藏爱好者和投资者,选择一个成熟的收藏品种无疑非常关键,“门类所承载的文化是源发的,还是嫁接的?行业是孤立的小圈子,还是完善的市场体系?像田黄收藏,几百年文人墨客不断倾注心血和情感,通过这个载体,衍生篆刻、圆雕、薄意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这些都是一个收藏门类的底蕴,得靠时间慢慢积累。”
责任编辑:小萌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