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峰莹翠刻鳞铭 万朝玉润凤啼鸣
2015-02-06 16:28:29 来源:百鸿艺术 已浏览次
古人认为翡翠本是天上的石头,可以带来好运,寓意纯洁、太阳、公正、勇气、和谐以及纯洁的精神,是财富、地位和身份的象征。

关于翡翠
古人认为翡翠本是天上的石头,可以带来好运,寓意纯洁、太阳、公正、勇气、和谐以及纯洁的精神,是财富、地位和身份的象征。
翡翠也称翡翠玉,是玉石中价值最高的品种,其颜色丰富多彩,鲜艳明媚,质地细腻温润,光泽动人,是其他种类玉石都很难达到的,因此,翡翠有“玉中之王”之称。
翡翠,从广义的方面可分为新种和老种,有翡和翠之分。从狭义上可细分为:玻璃种、冰种、糯化种、白地青种、花青种、油青种、干青种、芙蓉种、豆青种、金丝种、马牙种、紫罗兰种和墨翠。
那么我们平常所见之翡翠都有哪些造型呢?一一细数:翡翠观音,翡翠手镯,翡翠弥勒佛,翡翠白菜,翡翠如意,翡翠貔貅,翡翠财神、翡翠罗汉、翡翠福禄寿、翡翠平安扣,翡翠路路通等等,这其中,尤以翡翠观音最为典型,也最受国人喜爱!
翡翠观音或玉观音是东方传统文化的结晶,是世界佛家文化起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民间,许多庙宇里都供奉着观音菩萨或玉观音菩萨,观音如“神”般的存在着,受到民间大众的景仰和跪拜,一直护佑着人们事事顺意,康乐吉祥,平安长寿,子孙绵延。
观音是东方传统文化的结晶,是世界佛家文化起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观音菩萨(又称观世音)为四大菩萨之一,她象征仁慈和怜悯,形象深入人心,人们相信观世音具有无量的智慧,能够帮助众生解脱困境,远离噩运,并且能够招来幸福和财富。
在广东市场,人们对翡翠的喜好超越了任何一种珠宝,2012 月15 日在广州市外商活动中心举槌的广东拍卖会珠宝专场,就一口气推出了875 件珠宝,当中九成都是翡翠,全场估值20 亿元。当中,一件“童子观音”翡翠玉雕,重7750 克,起拍价就达3.8 亿元,成交价4.74亿元,成为广东艺术品拍卖市场上最贵的一拍品。

此件福禄寿观音,整块料雕刻,材质为微带紫罗兰色翡翠,选料巨大,工艺上佳,实乃难得的独具匠心之作,其容貌饱满圆润,姿态端庄秀美,观之品性慈悲善良,品之内心平和宁静,使人拥有大智大慧,大慈大悲观世音救苦救难,普度众生,是民众的护身菩萨,若有缘人得之,必将有求必应,事事如意;用料丰厚,佛容大气,姿态端庄,定可为收藏者带来吉祥丰运,幸福长寿;其心性柔和,仪态端庄,世事洞明,永保平安,消灾解难,历久以来,福禄寿翡翠观音摆件,是为供奉之佳品,我们期待有佛缘及爱玉之人士据之。
古人用两种美丽的小鸟来命名翡翠,其中蕴含着无法言语的动人情怀,无形之中为翡翠增添一种悠扬的文化气息。翡翠的价值,不单单在于佩戴装饰,更多的是一种收藏。
翡翠资源稀缺,不可再生
翡翠,从全球产地布局看,目前,只有缅甸北部为全球珠宝级翡翠唯一出产地,高级翡翠为所有高级宝石中产地及产量最少的一种。加上老坑种翡翠濒临枯竭,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正被现代化开采设备以数十倍的同比发展速度进行开采,产量越来越少。目前,能够达到销售标准的翡翠原石,全球年产量仅有1000吨,这其中,能够达到高级翡翠原料标准的不足500公斤,达到顶级翡翠标准的不到100公斤,品质上乘且有特点的翡翠更是可遇不可求。目前,缅甸原料老场口仅能维持30年左右开采,部分知名场口如厚江、老帕敢、达木坎等已经绝迹。

物以稀为贵,翡翠之奢侈收藏价值
翡翠,更多的是被人们看成一种奢侈品,其售卖的普遍性及佩戴的普及性让大众着实无法将其与以“物以稀为贵”为原则的艺术品拍卖联系起来。然而,翡翠饰品所呈现的巧妙构思、精湛技艺堪比任何的艺术门类;随翡翠原料的日渐稀缺,种份佳、水头足的翡翠也并不比其他珍罕的艺术品容易见到。
翡翠收藏,适用于长线投资,高端翡翠,温润细腻,晶莹婉转,气质通灵,浑然天成,绝代风华,令人赞叹,是自然精灵与人文孕育出的民族艺术瑰宝。
没人能否认翡翠的价值,也没有人说得清翡翠的价值。有一种老鹰般的人物,经常出现在各大拍卖公司的珠宝专场,几百上千万地拍走那些他们心仪的翡翠,可以说,拍卖会是高档翡翠的主要流通渠道,或者说,拍卖会是最能证明翡翠价值的地方。
广州百鸿翡翠珠宝市场的负责人谷经理说:一般高端翡翠即使放在家里,它每年也会有20%的增长。在实际生活中,除去商业原因,真正的高端翡翠也是可遇不可求的,再加上由于缅甸公盘对内地翡翠市场影响较大,目前高端翡翠增值空间无限,而且翡翠资源的不可再生也预示着后市商机无限,所以如何做大市场值得深思!
更多关于广州百鸿艺术品展览有限公司活动可关注百鸿官网:http://baihone.com/或可拨打服务热线:400-9918-222。百鸿艺术微博:http://weibo.com/GZbaihone 百鸿艺术微信:bhservice@baihone.com。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