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档琥珀:价格飙升可老料不多

      在刚刚结束的中国国际矿物宝石博览会上,琥珀再度成为藏友关注的焦点。有业内人士表示,由于受到国际局势变化的影响,国外一些琥珀原产地封矿,有的开采了也运不出来,使得价格持续上涨,部分中高档琥珀今年价格比去年高出一倍。同时,高利润也驱使某些商家出售赝品,手法主要是以塑料制品和“近期树脂”充当真品,消费者在投资时须特别谨慎。

      产量减少价格渐高 上拍琥珀更看重工艺

      琥珀被誉为“世界上最轻的宝石”,根据颜色、透明度,可分为金珀、水珀、血珀、虫珀等;根据出土时间,分为老琥珀和新琥珀。产地有中国抚顺、波罗的海、墨西哥、多米尼加等地,以波罗的海琥珀产量最多。近年来,琥珀价格持续上涨,一些国外行家都在尽量多囤积50克以上的好料。而顶级的多米尼加蓝珀产量稀少,价格更加昂贵,每克达到3000多元。

      在拍卖市场中,琥珀也屡创高价。如一件“清代御制琥珀龙纹方鼻烟壶”刚刚在北京春拍中拍出18.4万元;去年秋拍中,一件“清中期琥珀雕仕女摆件”更是拍出了115万元的高价。事实上,“估价几万元的拍品比较容易成交,有的价格还能翻倍,因为市场上好东西并不多,但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的琥珀则较为罕见。”行家胡先生告诉记者,这或许是因为琥珀与其他宝石相比有天生的缺陷。“一是琥珀的料比较小,不可能做出大件的器物;二是琥珀容易碎,难保存。”他还认为,脆弱的特性决定了能够完整保存下来的琥珀老料不多,像拍卖中行情较好的多是清代宫廷琥珀,上面多多少少有修补和破裂,某些收藏者对此很难接受。

      上拍琥珀更看重工艺

      “以前几千元买的现在可以卖几万元,也许你不觉得特别贵,但实际上近几年的涨幅还是非常惊人的。”一位拍卖人士表示,“在拍卖市场上,我们相对更强调工艺,即使是老琥珀,如果工艺很差,也卖不出什么价格。”雕工精美的琥珀从古到今一直很受欢迎,原因就在于它易破碎,雕刻难度大,很考工匠的技巧。

      行情见涨,琥珀的造假也随之繁荣。据介绍,如今市面的假琥珀大多是利用琥珀粉和树脂混合制成,也有商家将小料真虫琥珀移植到选定的“大料”中,经烘烤融合而成另一种品相的“虫珀”。一些黑心商家更是兜售柯巴树脂甚至塑料伪造的琥珀。柯巴树脂是数百万年前到现代之间所生成的半化石状态的天然树脂,其质地和外观虽与琥珀相似,但没有琥珀形成的时间悠久,因此业内称其为“近期树脂”。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