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石收藏最主要是看国家标准

      收藏周刊:圈内都知道,您在广东省玩石圈里是有名的石痴,这是怎样的一个机缘?

      祁荣驹:1982年,我去桂林出差,发现一对母子在卖奇石,一见就很喜欢。但当年月收入只有28元,他们开价要30多元,为了这块奇石,我两个晚上没有睡好,就是想收回去,经过几次商量,20元买回。打那之后,我对奇石的喜欢与日俱增,特别是1995年至2002年,比较疯狂,将所有的钱都收了石头。

      收藏周刊:您玩石32年来,对哪类奇石比较偏好?

      祁荣驹:水石。它的变化比较大,生命力比较强,整体比较和谐与圆润。当然,水石种类非常多,目前最好的石是广西的大化石以及集中在红河一带的奇石,因水流急湍,原石元素比较多,水韵较足;金沙江一带的奇石,也可以;一些棱角分明的奇石,太过于锋利,让人看起来非常不舒服,且石韵变化不多。

      收藏周刊:一块值得收藏的奇石,应具备哪些条件呢?

      祁荣驹:还是看国家标准。每一类奇石,都有一个国标,除孔雀石以外。比如说,造型好不好,好的话,加30分;命名接不接地气,得10分;是否有内涵(像什么,如人物、山川等),有意味,也是10分;石种的硬度,通常达到4度以上,也有10分;有没有人工打磨过,打磨过的不属于观赏石,更不属于奇石了,细至石纹表面清晰度,及底座、根雕的配套设计等等,都有要求。总之,鉴定一块好石,都是按照国标细则标准来打分。国家级90-100分、省级80-90分、市级70-80分。

      收藏周刊:近年来,市面上屡屡出现造假石,有没有特别直观的辨识方法呢?

      祁荣驹:奇石的形成,是大自然的赐予。从表面上看,风吹日晒后,它有一层釉面,也有一个肌肤。而人工打磨过的石头,则不存在,因为已经被盐酸腐蚀过了;再者,打磨、抛光、喷砂的石头,仔细观察,始终能看出端倪来。再直接点,用水,用BB油,也能区分出来。比如淋水辨识,打磨后的石,它会马上吃水,而天然的奇石,则是慢慢渗入,甚至碰到釉面,形成一股凝脂的水滴;用BB油涂抹上,人工处理石吃油非常厉害,没有光泽度;而天然石涂油后,光泽度很好,且有纹理,比较清晰可见。

      收藏周刊:对于初入门的藏家您有哪些建议呢?

      祁荣驹:多看、多走、多交流。要先懂奇石这方面的知识,同时也要多看书、多参加展览,要少买。玩石,都有一个阶梯,一步步来。等到理解深刻,知晓奇石的故事及价值后,再买回来收藏或把玩。这时,你才能读懂它。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