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玺注胶工艺辨析

      经过充填处理的碧玺,净度、透明度很高,用眼观察与天然碧玺的外观无明显差异,但放大检查后,可见典型充填特征,裂隙或空洞,偶见气泡,沿裂隙可见“闪光效应”。

      轻轻相敲如果声音发闷那就说明整体充胶过头

      因为碧玺的特性,若不注胶,则成品率很低,所以,注胶在碧玺行业也是国家允许的工艺。

      碧玺注胶仅仅是一种加工工艺,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出品率;注胶仅仅是在原石表面一层为了加固粘性,从而降低打磨难度和打磨时间;而如果认为注胶的就是B货,那是把翡翠的概念强加到碧玺上去;并且,它们两者的区别很大:第一,碧玺注胶仅仅是表层,在打磨的时候自然会打磨掉表层的胶体;第二,翡翠注胶是在成品上先用强酸清洗杂质,然后注胶填补,从而以次充好;两者的目的不一样。

      有个简单的方法辨别是否是整体注胶的碧玺:轻轻敲击,如果有金属声,那就表明注胶程度低,如果声音发闷,那就是说明整体充胶过头,以次充好。

      专家解读

      碧玺“神奇功效”无科学依据

      从记者走访的情况来看,碧玺售价混乱,没有统一标准,消费者该如何选择?珠宝专家王留金告诉记者,到目前为止,尚未有科学依据表明碧玺对人体的作用,商家宣传的所谓清血管、排毒、增强运势等不过是宣传手段。

      在碧玺的质量鉴别方面,王留金介绍,衡量的标准有几个:颜色、大小、纯净度、含铜量(亮度)、切工。如果收藏品能够满足颜色好、个头大、净度高、亮度好、切工精这五大要素,那么必定具有升值空间。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