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山石市场价格走俏 升值空间仍然巨大
2014-09-17 09:24:25 来源:中国文物网 已浏览次
作为一个收藏爱好者,在玉石收藏行业已经边走边爬探索好几年了,尤其是对寿山石的钟爱,可谓爱由心生。在行家面前,算不上资深,但几年来看过的玉石也无穷多,各种摆件,各种原石章料,形状各异,寓意万千,都颇有可圈可点之处。

御宝轩展出田黄旗降石访友薄意雕章料
作为一个收藏爱好者,在玉石收藏行业已经边走边爬探索好几年了,尤其是对寿山石的钟爱,可谓爱由心生。在行家面前,算不上资深,但几年来看过的玉石也无穷多,各种摆件,各种原石章料,形状各异,寓意万千,都颇有可圈可点之处。每次看到一件精品之作,仍如获至宝,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在深圳罗湖区世界金融中心的大厦里,一家正规的艺术品征集机构——深圳御宝轩在此安家落户。得之此消息,近日,邀约朋友一起前往御宝轩参观学习。
在御宝轩的艺术品展厅里,让笔者大开眼界,笔者曾参加过各种艺术品展览无数,按理应该司空见惯,但事实并非如此,展厅里应接不暇的各类艺术品让笔者叹为观止。据御宝轩客户经理何经理介绍,作为一家正规的藏品征集机构,展厅里所有的产品都有经过权威专家鉴定过的,这些艺术品均价值不菲,高则上千万,少的也几十万、上百万。藏品大多来自民间征集,很多来自名门望族家传,也有不少是来自收藏爱好者。
由于笔者对寿山石可谓情有独钟,在御宝轩的艺术品展厅里,一件寿山石雕件深深的吸引了笔者。何经理告诉笔者,御宝轩征集到的此件藏品命名为田黄旗降石访友薄意雕章料。此章料重约632g,质地黄如蜜蜡,色调沉稳饱和,呈半透明状,石性微坚,石质润泽细腻,光彩照人。从外观及质地判断,此石应是老性旗降石无疑,此摆件为旗降石所制,器形呈自然块状,无明显的棱角。其黄白巧色分明,雕工随原石的形状进行工笔山水构图,突出之处以薄意技法浅刻轻描苍松下朋友相会的情景,画中将人物、山石、松树、阁楼、台阶等细节均刻画得栩栩如生,如此精美的精雕细琢,可看出其必出自名家之手,十分珍稀。此幅作品仿佛描绘了一幅“远山苍松云飞,房舍半隐于山崖之中,会友相聚甚欢”的美好画面,意境恬淡幽远,洒脱飘逸,此情此景,十分令人神往。

只要稍微了解过寿山石的藏友们都知道,旗降石为寿山石一种,产于旗降山矿系,又称“奇艮”石。旗降石质地细腻脂润,微透明或不透明,富有光泽,年久不变,在寿山石中韧性最强。色泽很丰富,经常以黄色为基调,有黄、红、白、紫、灰等色,或单色,或二三色相间,色泽深浅变化,或浓或淡,相互辉映。御宝轩正在展出的此件田黄旗降石,以黄色为基调,色黄如蜜蜡,红白色相间其中,是巧色石雕的首选石材。此件寿山石外加薄意的寿山石雕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以浅薄的浮雕作访友意向图,所雕图纹层薄而有诗意,其刀法流利,刻画细致,实为一件优秀的薄意作品,具有超凡脱俗的艺术魅力,极富欣赏价值。
20世纪60年代、80年代和90年代,旗降山开了许多矿洞大量出石。在旗降石供应方面,至目前为主,老矿脉开采殆尽,新矿脉却还未找到,导致市场上旗降石的价值一直是有升无减。而在需求方面,寿山石在2000年之后出现大规模专场拍卖。2007年北京翰海推出寿山石专场拍卖,之后的几年内,中国嘉德和北京保利也逐一推出了寿山石特色专场,西泠印社也推出了文房清玩·近现代名家篆刻专场,拍场规模一路见涨。在福建东南2012春季艺术品拍卖会上,两个寿山石专场总成交额为4160万元,“寿山石雕珍品夜场”全部成交,成交额达到2294.35万元。一枚清代“又栩”款田黄石素方章,重110克,以793.5万元成交,平均每克7.2万元,创造了上半年田黄石每克的最高价格。
据福建省民间艺术馆于2012年初发布的《2011年度寿山石市场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1年寿山石拍卖市场规模达4.1亿元,比2008年增长了8倍。即使报告只选取了中国嘉德、北京保利、西泠印社和福建东南四家拍卖行的成交结果作为样本数据,但其足以说明寿山石价格上涨的趋势。寿山石作为中国国石之一,寿山石雕刻艺术历史悠久,古今名贵文物和作品在世上广为流传,被海内外收藏家视为传世珍宝。旗降石在国际古玩市场可谓千金难求极品,在2013年香港拍卖会上,曾经一件清代旗降石罗汉摆件以550万港币价格拍出。
“寿山石拍卖从无到有,从福州本土辐射整个国内艺术品市场一线城市,几何式的增长速度令业界惊叹。”御宝轩何经理告诉笔者,除了上述四家较为成熟的寿山石拍卖行之外,上海、北京、深圳等地也有部分拍卖行进行小规模尝试,甚至海外的寿山石拍卖也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对于寿山石市场来说,现阶段还处于萌芽时期,未来将如何发展,还有待业界的共同探索。不过,同样作为寿山石爱好者的笔者提醒大家,寿山石的确是珍品,但在收藏寿山石雕品时要谨防赝品,一定要选择正规的机构入手。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