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碧玺 防止染色仿品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碧玺,因色泽亮丽,有养生功效而极具升值空间,备受藏家喜爱。不过在碧玺升值的同时,仿品也随之而来,时刻危害着收藏者的切实利益。有位买家拿来自己用几万元买来的红色碧玺,一直当珍品收藏,没成想,其实是染过色的假东西。

 

      在利益面前,碧玺造假的手段也层出不穷,其中之一便是水晶炸裂染色。因为水晶和玛瑙的价格都相对较低,碧玺比较贵,因此就有一些不法商贩经常会用水晶和玛瑙等来仿造碧玺,造假的方法一般是将水晶加热之后迅速加入不同颜色的低温燃料水,水晶会因热胀冷缩而炸裂开,从而使燃料的颜色浸入到水晶的裂隙之中。

 

      有专家提醒,如果看到碧玺颜色从外到内的开始变淡,基本上就是假货了。不过,有些假货里面的颜色已经完全浸透了,根本看不出颜色的变化,这时就要通过内部颜色在裂隙中分布的情况来鉴别。除此以外,天然碧玺内部的裂隙呈现出无规则分布,假的碧玺里面分布的相对均匀。

 

      建议爱好碧玺收藏的藏友们,在收藏时一定要多积累鉴别知识,避免上当受骗。如果收藏爱好者无法确定自己所购买到的碧玺是否是真品,最稳妥的方法便是在找专家进行鉴定。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