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宝鉴定:六招区分俄罗斯玉与和田玉

      如今的市场中,俄罗斯玉可谓生逢其时,借着玉器市场的繁荣与和田玉资源的匮乏而大行其道。不少大把花钱购买和田玉的买家,最终发现手中的是一块俄罗斯玉,为此懊恼不已。那么,如何识别俄罗斯玉,就成了收藏者绕不开的话题。今天,珠宝课教你六招,轻松识别俄罗斯玉与和田玉的不同。
      
      招数一:不能迷信证书
      
      对于玉器市场来说,收藏者在市场上会看到很多和田玉的鉴定证书,但是,因为各种原因,鉴定证书也常常存在着不够准确的情况。所以,在玉件附带的鉴定证书还达不到可以充分信赖的前提下,还是需要收藏者自己掌握一些实用的鉴别方法,练就一双火眼金睛。
      
      招数二:看“白”
      
      相玉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判断俄罗斯玉与和田玉也是一个结合各方面特征综合分析的过程。如果说,通过肉眼简单观察就能够看出不同的话,那就是俄罗斯玉的“白”。
      
      从玉质来讲,普通的俄罗斯料颜色很白,但却给人干、死、浆的感觉,缺乏油性与细腻。如果细看内部结构就会发现,俄罗斯玉仿佛是一块块绵斑组成,而和田玉仔料却非常细腻。用强光一打,内部结构呈细毡状,油性很强。这一构成上的区别实际是最根本性的,也是最为精到的一点。
      
      招数三:看“皮”
      
      看“皮”是目前市场上最为流行的鉴别方法。“皮”是仔料的特征,确切说,不只是“皮,’,而是“皮”和“棕眼”,和田玉仔料经历了河道中长期的天然冲刷与撞击,在表面形成了石皮和棕眼,这是仔玉的天然特征。
      
      俄罗斯玉中也有一种黑皮。这种黑皮实际上是一种脏,但是,现在一些人却利用黑皮来做文章,比如用黑皮冒充和田玉仔料,或者还用黑皮做俏色。应该说,黑皮与仔料的外皮是不难区别的,只需留心就是。
      
      招数四:看雕工
      
      区分俄罗斯玉与和田玉,可以将工艺作为一种参考,结合其他特征进行判断。这是因为目前精细的北京工、上海工、扬州工都以雕刻和田玉为主,市面上的俄罗斯玉则以工艺教粗的广州工与河南工居多。可以说,更为精到的工艺多出在和田玉仔料上。不过这种方法里面有一个要求,那就是收藏者需要了解掌握各地工艺水平与工艺特点。
      
      招数五:看大小
      
      玉件大小不能作为判断玉件质地的绝对依据,但是从目前的市场情况看,由于和田玉仔料通常较小,价格昂贵,雕活儿也就以小件为主,大器型在市场上较少。因此,目前市面见到的摆件、玉牌、手镯等,都以俄罗斯玉居多,看到大件玉器自然要先画个问号。
      
      招数六:看“糖”招数数六:看“糖”
      
      俄罗斯玉往往带“糖”,和田玉山料也带“糖”。可以说,带“糖”是山料的主要特征。关于“糖”的看法,目前在市场认识上并不完全相同,有人喜欢,有人厌恶。
      
      按照玉界传统的看法,“糖”属于玉料本身瑕疵的一种,所以,从和田玉的传统加工工艺出发,除非极其特殊的情况,“糖”一定会被去掉的,而为了迎合市场,俄罗斯玉的“糖”一般不会去掉,而且往往利用“糖”来进行俏色,无论是河南工,还是广州工,概莫能外。因此看到“糖”,收藏者一定要多个心眼儿。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