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一市民十万元买真钻:竟是高仿莫桑

据泉州晚报报道,花了近十万元购买的“钻石”竟然是高仿产品人工合成碳硅石(俗称莫桑石)?上周,市民苏先生拿着自己寄一名住在美国的朋友购买的两颗重量分别为1.3克拉、0.9克拉的“钻石”前去检验,才发现上了朋友的当。

钻石因其珍贵稀有而受到不少人追捧。图为一颗估价为3800万至5500万港元的“5.01克拉彩钻戒指”。(资料图片)-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钻石因其珍贵稀有而受到不少人追捧。图为一颗估价为3800万至5500万港元的“5.01克拉彩钻戒指”。(资料图片)

 

 

  据泉州晚报报道,花了近十万元购买的“钻石”竟然是高仿产品人工合成碳硅石(俗称莫桑石)?上周,市民苏先生拿着自己寄一名住在美国的朋友购买的两颗重量分别为1.3克拉、0.9克拉的“钻石”前去检验,才发现上了朋友的当。

 

  两者价格差了十倍

 

  “莫桑石和钻石的差别,连钻石检测笔(热导仪)都区分不出来,但仔细看会发现其火彩比钻石更强。”检验苏先生“钻石”的珠宝玉石质量检验师刘作岚向记者介绍,苏先生提供的“钻石”证书是全英文的,证书上面明显标注着莫桑石的英文字样。“销售者可能料到苏先生不懂英语,以钻石的高价销售莫桑石给他。”据介绍,一般情况下,高品质莫桑石价格仅为同等级钻石的10%—20%。

 

  “这类人工合成的宝石实在太具有欺骗性了,去年,泉州市就发现了多起珠宝店以钻石回收价回收到莫桑石的事件,对此,珠宝店只能吃哑巴亏。”刘作岚告诉记者,不久前,他为一家珠宝店回收来的一批钻石做鉴定时,发现了一颗混在其中的莫桑石,这颗莫桑石在硬度、净度、折射度上与真的南非钻石非常相似,这才骗过了珠宝店老板的眼睛及其仪器。

 

  “在珠宝行业内,回收钻石的工作人员一般以钻石检测笔检测钻石。然而,这种高仿的莫桑石能够通过钻石检测笔的‘法眼’,这也使得回收人员难辨真假。”刘作岚告诉记者,专业回收钻石的人员尚且如此,普通消费者更是难以区分。

 

  据介绍,如果将莫桑石放到显微镜下仔细端详,就会发现莫桑石从一些角度可以看到重影,而天然的钻石是等轴晶系,不可能有这种双折射现象。

 

  钻石上镭射码须与证书相符

 

  记者了解到,作为宝石之王,钻石价格不菲,众多“模仿品”才因此有了广阔的生长空间。从最初的铅玻璃到合成锆石,再到现在的莫桑石,多类仿冒钻石都曾被一些不法商家充当真钻石销售。而消费者如何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力保自己不会花了冤枉钱?

 

  “对于普通消费者,最安全的办法不是自己去鉴别,而是从正规的渠道购买,购买时一定要看证书,证书必须由具有资质的实验室出具,比如美国宝石学院的GIA证书、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出具的证书等。”中心市区东街一家珠宝店负责人告诉记者,一般分数(钻石重量)较大的,有经过权威机构检验的钻石腰身上都有镭射编码。消费者在购买钻石时,可要求珠宝店提供放大镜,观察钻石上的镭射码是否与证书上一致。

 

  此外,消费者在购买珠宝时,一定要向珠宝店索要发票,若对珠宝质量产生疑虑,可以带着珠宝首饰和发票到有资质的检验机构重新鉴定。

责任编辑:木槿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