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形切割宝石价跌65%
提醒:“边角料”出身 收藏价值不高 柜台一个月难有一宗交易
年底消费旺季杀到,“异形切割”宝石的日子却不太好过,买的顾客少,价格下跌幅度高达30%~65%。究其原因:珠宝市场整体萧条,小规格异形切割宝石的收藏价值不高。对于以佩戴为主的市民来说,2克拉以下的异形切割宝石,多是用“标准切割宝石”的边角料制作而成,消费“性价比”也值得商榷。
业内人士提醒:国际拍卖会上异形切割产品热卖并不代表类似产品都有收藏价值,收藏珠宝,需要围绕不同宝石的不同“标准切割”来进行。
市场:
“公主方”钻价跌至“标准”钻饰价的一半
记者走访了12月的广州珠宝市场,适逢销售旺季,“异形切割”宝石的销售情况并不是太好,在天河区的几家高档商场,柜台经理毫不讳言:“异形钻一度卖得很好,但今年以来,销量直线下滑,每个月都不一定卖得出去一件,2克拉以上的产品更是滞销。”
由于需求减弱,类似宝石的价格出现了大幅度的回落,所谓的水滴形钻石,柜台标价普遍有10%~20%的回落,正方形、长方形钻石价格更是下跌了20%以上,1克拉重量的“公主方”形钻石戒指,市场标价低至6.4万元,只有1克拉圆形切割钻石的一半。
目前,商场珠宝柜台本来就在做各类促销活动,有的低至5折。异形切割钻石的价格较2012年同期回落幅度在30%~65%之间,绝对是中国市场有史以来(出现异形切割钻石)跌幅最大的。
某知名品牌柜台张经理告诉记者:“其实,跌价就集中在近4个月,五一之后,整个珠宝市场遇冷。不得已,我们市场部门调整了类似产品的整体价格,也降低了产品的陈列数量。”
无独有偶,记者从番禺加工企业、天河零售柜台看到,祖母绿、红蓝宝石中的“异形切割”产品也有大幅跌价的现象。比如正佳广场某珠宝柜台,其祖母绿首饰今年以来一直逆市畅销,一圆锥体“异形切割”吊坠陈列6个月后无人问津,只好将3.8万元改卖2.1万元,至今依然没有成交。
揭秘:商家为省钱
巧用边角料生产小规格“异形”宝石
与国内零售市场价格走跌的情况相比,国际拍卖场上的异形切割宝石依然受到追捧,秋季苏富比、佳士得拍卖会上,多枚类似宝石依然高价成交。那么,类似宝石的收藏价值到底如何呢?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的老师告诉记者,宝石在形成过程中有其相应的分子排列,祖母绿、钻石与红蓝宝石的内部结构相差非常大。宝石加工学中,需要根据宝石的现有结构最大化反射出宝石的光彩,就形成了所谓的“标准”切割方式;而在此之外的其他切割方式,都属于“异形切割”,从理论上说,异形切割方式都不是能最大化地反射宝石光彩的切割方式。
加工商家之所以选择“异形”而放弃“标准”,主要是为了节约原材料。自然界的宝石原材料形状各异,如果完全按照“标准”去切割,就会造成大量的损耗与浪费。而宝石的价值并非只由切割方式来决定,“重量”因素的重要性往往最大。一块5克拉的白色钻石原材料,如果按照“标准”切成57个面的正圆锥体,所剩下的重量一般不足2克拉;但如果切割成水滴形或方形,剩下的重量可能达4克拉。两倍的重量关系,商家当然会选择后者。
那么,对于国际拍卖场上的大规格宝石来说(重量在2克拉以上的钻石、5克拉以上的祖母绿等等),由于重量“出众”,即使反光效果不是那么完美,但稀缺性强,仍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收藏价值低于同等级、同重量的标准切割宝石)。
对于2克拉重量以下的小规格宝石来说,商家加工时,往往就是捡边角料,将无法加工成标准切割形状的宝石改成奇形异状。为此,对于小规格的宝石来说,确实没有太大的收藏价值。如果市民以类同“圆形”切割钻石的价格购买了“公主方钻”、“水滴形钻石”,也是很不划算的。
提醒:
同类宝石不同色 “标准切割”也不同
记者了解到:不同的宝石具有不同的标准切割方式,甚至于同一种宝石,如果颜色、质地不同,也有不同的标准切割方式。标准切割方式会最大限度地反射珠宝的璀璨光度,投资者依此规律购物,就不会吃了商家巧用边角料的“亏”。
广地珠宝检测中心的项贤彪主任介绍:与钻石57个面正圆锥体切割方式不同,祖母绿的标准切割方式学名为“祖母绿切割方式”,是4×6比例的矩形,矩形的四个角要磨掉,形成四条等比例的“边”,为此严格来说,“祖母绿”切割不是矩形,而是一个八边形。广州市场上,经常出现圆柱形、圆锥形切割的祖母绿,都不是标准切割的方式。
此外,广州市场上,经常会看到切割面小于12个面的红蓝宝石,均不是标准切割方式。
猫眼的切割过程相对容易,不用切出那么多的面,“标准”为“弧形素面”,表层为椭圆形,椭圆比例无固定的限制;但广州市场上出现的正方形、长方形猫眼,就绝对不是标准切割。
碧玺市场刚刚兴起,并没有国际公认的切割方式。不过,“钻石刻面”的切割方式对于原材料的要求非常高,不能有裂纹与太多瑕疵,是业内一致公认的高档碧玺的切割方式。而类似猫眼的“弧形素面”切割方式对于原材料的要求比较低,市民购买时需要谨慎。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