伎乐纹玉带

伎乐纹玉带一副共16件,除了一块上面是狮子,其他都是人物形象,有的演奏乐器,有的表演歌舞,有的手捧宝物作献宝状,形象都是胡人。在当时玉带不仅由官府玉器作坊制作,有些个体作坊也可以制作玉带,甚至承担官府及皇室的需要。唐代有个故事,说一个叫窦乂的人,看到胡人米亮饥寒,便慷慨给予资助,不问是否还债。七年后,他又见到仍旧饥寒的米亮,又给了他钱五千文。米亮感慨地对人说,有朝一日我一定报答他。后来窦乂闲居,米亮来了告诉他说:“崇贤里有小宅出卖,直二百千文,大郎速买之。”窦乂买下房子后,胡人米亮说:“亮攻于览玉,尝见宅内有异石,人罕知之,是捣衣砧,真于阗玉,大郎且立致富矣。”窦乂将信将疑,胡人米亮说:“延寿坊召玉工观之。”玉工大惊曰:“此奇货也,攻之当得腰带銙二十副,每副百钱三千贯文。”窦乂遂令琢之,果然发了大财。这个故事说明长安城里有专业的制造玉器的工匠,还会制作玉带,而指点他们的人是个胡人。隋唐时期有不少胡人擅长玉器制作。《隋书·何稠传》中就记载了何稠的父亲是西域胡人,以制作玉器为业,何稠继承父亲的手艺,又成了中央官府手工业作坊的官吏。(据《广州日报》)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