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 白玉嵌百宝九桃牡丹福寿如意
有清一代,如意备受皇家推崇,是地方官员朝贡的重要品种,凡皇帝登基、大婚、元旦、万寿等节庆之日,天下最精粹华美的如意纷纷被贡入皇宫,于是宫禁之内,宝座、卧榻、案头等角角落落都少不了如意的形影。
清乾隆 白玉嵌百宝九桃牡丹福寿如意
清人姚之元在《竹叶亭杂记》里记述:“年节王大臣呈进如意,取兆吉祥之义也。自雍正年间举行,嘉庆元年,贝勒、贝子公等,以至部院、侍郎、散秩大臣、副督统,俱纷纷呈进两份。”乾隆三十年以后,历次进贡中无不有如意,如意均在各地贡品中位列于前,且多为9柄成套。例如乾隆十六年(1751年)、二十六年(1761年)皇太后六十、七十寿辰,各地方恭进“九九”寿礼之中,皆备如意9柄,占一九之数,可见其重要程度。在清宫“贡档”等官方文献中,关于进献如意的记录不胜其数。
现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各式如意近三千柄,其中大部分为臣下所贡奉。这些如意造型精美,质地多样,制艺上穷极工巧,选用的材质除金属、竹木外,玉石、陶瓷等无所不包,装饰手法变化多端,异彩纷呈。
如意在清宫中得以盛行无疑是因为皇帝的推崇,其中乾隆皇帝尤甚,其有诗云:“处处座之旁,率常陈如意”。在《乾隆御制诗》中收录了数十首弘历题咏如意的诗篇,如题为《咏白玉如意》者即有多首,其一写道:盈尺和阗玉,良工琢曲琼,惟坚待为错,曰白自含英。从诸首御制诗中可知,乾隆皇帝最喜欢的是竹根、檀木、白玉和仿古铜器如意,曾下令宫中造办处制作,也大量接受地方官员的进贡,并且刻意搜集民间的精美如意。
本品应为当年地方进贡之佳礼,其式样优雅灵动,玉质温润如凝脂,采用嵌百宝装饰工艺,于如意首上嵌各式宝石牡丹秋禽纹,执柄上装嵌二处粉碧玺果、碧玉叶的桃枝与青玉叠石,细致逼真,愈增其富丽,使原即高雅华贵的玉如意更增添了几许绚美的色彩,悦目怡情,当为受到痕都斯坦玉器繁华富丽、善用镶嵌的风格影响的宫廷玉作的杰作。气息尊贵雍容,雕琢精湛别致,堪称乾隆朝同类如意之翘首。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