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玉石斧的用途与鉴定(图)

玉斧(枫林庵)-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玉斧(枫林庵)
 玉斧(枫林痷遗址)-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玉斧(枫林痷遗址)
 玉斧(黄家堰遗址)-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玉斧(黄家堰遗址)

新石器时期玉石斧的使用较为普遍,几乎所有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都有出土。据考征我国最早的玉斧出土在距今约8000年前的内蒙古兴隆洼遗址中。该玉斧,造型呈长条形,长4厘米,呈绿色,属角闪石类。前些年望江县境内汪洋庙、黄家堰、枫林庵、砚池墩等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出土一批玉石斧。其多是由地方玉料精心磨制,有-定硬度,体积均不大,最长直径也不超过12厘米,最小的仅5厘米,造型分别为长条形,梯形,橢圆形,且多扁平,上端有两面钻的螺旋式穿孔,均通体磨光,圆润浑厚,极具神韵。

多年来,考古界对玉石斧用途的认识,仁者见仁。有的认为它是-种生产工具;有的认为它是装饰品;有的则认为它是祭祀礼仪器。从望江县出土的这批玉石斧来看,没有一点使用痕迹。在当时生产力条件下,由于玉料短缺,加工制作难度大,耗时长,以失去了劳动工具的作用。当时由于贫富分化和阶级的出现,它必然为社会地位极髙的人所拥有,也就成了权利的象征。除此,玉斧由于材质的特殊性,应演化为礼仪祭祀用具。玉斧在我国玉器发展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它是后来许多玉制礼器产生、演变的原始器形,如钺、耜、圭、璋等。

至于如何来界定玉斧与石斧?的确,有些玉斧,乍看起来,似玉非玉,似石非石,难以辨认。但首先在我们思想上,要有个明确认识。古人何谓“玉” ?据《说文解字》中对玉的觧释:“石之美者”。并赋予了玉有五德,才可称之为“玉” 。即是区分玉与石的主要条件。如鉴别硬度的话,笔者在此不妨提供个亲身体会,可试用-块现代玉料在玉石斧上面刻划一下,如果丝毫不动,沒有痕迹,这就是玉。这是个较简便易行的方法,藏友们不妨一试。

责任编辑:HQ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