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泠印社良渚玉雕专拍即将举行

公元前三千年前后,良渚先民们即以琢玉成器,被惊为天作,它们代表了新石器时期工艺制作的最高水平。萃天地之精华,扬时代之风韵,当代玉雕人不辱使命,承续中华玉文化,将传统人文内涵与时代精神完美相融,开创了中国玉雕的一个全新时代。

10月21日,西泠拍卖将在中国良渚玉文化园再一次举行中国当代玉雕大师作品专场拍卖会。本场拍卖将吴德昇、杨曦、洪新华、崔磊、瞿利军、于雪涛、范同生、吴金星等数十位大师的200余件玉雕佳构荟萃一堂,其中约有150件精工小品将以无底价起拍,为更多民众进入收藏领域拓宽了准入门径,使玉雕收藏爱好者能深入体味藏玉赏玉的快乐。

http://www.xlysauc.com/d/file/news/paimaixinwen/2012-10-10/d524f79828dfef8ae2187653f705fd44.jpg-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于雪涛(b.1973)母慈子孝 白玉摆件

    材质:新疆和田籽料

    尺寸:71×32×42mm 74×52×32mm

    重量:117.7g 162.6g

传统中国,礼仪之邦。育儿女以严慈,尊父母为孝道,是谓助人伦之纲常,呈家庭之幸福,即为和谐。2011年中国玉器百花奖金奖作品《母慈子孝》出自目前中国最年轻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玉石雕刻大师于雪涛之手,母子神态极似,母捣衣,儿担水,其乐融融,满含温情。而同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玉石雕刻大师吴德昇的作品《凤眠》同样出彩。通过写实与写意相结合的手法,利用弧线、曲面来表达女性的柔美、妩媚,令人可观、可叹、可藏。

http://www.xlysauc.com/d/file/news/paimaixinwen/2012-10-10/eb7e39c775643144e61c533677d218fd.jpg-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吴德昇(b.1961)凤眠 白玉把件

    材质:新疆和田籽料

    尺寸:97×44×25mm

    重量:110.2g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艺必精其技。各位中国玉石雕刻大师都有自己的绝技,如瞿利军的《江上枫》从设计到雕琢堪称一绝,令人激赏;范同生的《花开见佛》取莲花在佛教中之“花开见佛性”之说,刻画线条飘逸生动,禅意十足;吴金星的《瑞兽招福》造型精准,充满灵韵之气,在同类题材作品中当属出类拔萃。

 http://www.xlysauc.com/d/file/news/paimaixinwen/2012-10-10/18002b5bda7dfc4873b83b5ec4ebc384.jpg-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瞿利军(b.1970)江上枫 白玉牌

    材质:新疆和田籽料

    尺寸:84×45×17mm

    重量:149g

http://www.xlysauc.com/d/file/news/paimaixinwen/2012-10-10/e7d5721d76fff73ea0e3c65935f510ef.jpg-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范同生(b.1971)花开见佛 白玉牌

    材质:新疆和田籽料

    尺寸:97×40×16mm

    重量:169.5g

http://www.xlysauc.com/d/file/news/paimaixinwen/2012-10-10/592525be02d552f62db10eb4b5d90932.jpg-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吴金星(b.1970)瑞兽招福 白玉挂件

    材质:新疆和田籽料

    尺寸:70×45×40mm

    重量:163g

已入驻中国良渚玉文化园的中国玉石雕刻大师翁祝红、张晓玲以及浙江玉石雕刻大师王云庆则分别带来了他们的力作。其中,翁祝红的《法器》将金刚铃、金刚杵的纯净庄严与天然水晶材质相合融通,灵动脱俗,令人叹为观止;张晓玲的十件佳作别样纷呈,尤可观赏。另外,玉文化园入驻商家翠冰苑翡翠专营店友情提供的翡翠精品也将以无底价参拍,共襄此次盛会。

http://www.xlysauc.com/d/file/news/paimaixinwen/2012-10-10/7b009b0910f82287761b7925d0e79828.jpg-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翁祝红(b.1973)法器 水晶摆件

    材质:天然水晶

    尺寸:175×89×89mm 182×62×62mm

    重量:893g 270g

 一场高水准的玉雕拍卖不仅仅是民众对中国独特而悠远的玉文化的一次深度接触,同时也是西泠拍卖“让艺术融入生活”理念的进一步推广。此外中国收藏家协会学术研究部主任、著名玉器鉴定家古方先生将于10月20日下午3时整,在拍卖预展现场的“2012良渚中华玉讲坛”为广大玉友作关于玉器收藏与投资的讲座。让我们走进名家玉雕的世界,也让玉雕艺术走近我们的生活,走近大众。

责任编辑:HQ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