岫玉复兴 路在何方?

一位哲学家曾经所说过:“曾经强大过的民族,总有再站起来的一天”,这句话用来形容岫玉或许有些不恰当,但是其中的道理却有想通之处:岫玉名列中华四大名玉,千百年曾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有关岫玉的传奇故事也一直中国大地广为流传,世代传诵;岫玉的加工工艺对中国传统的玉雕人物、花鸟、动物、花卉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有着本源和基石的作用。岫玉曾经煊赫一时,如今因为某些原因日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令人不免有些扼腕叹息,但是当我们成功找出症结之后,岫玉的“复兴之路”便也清晰的展开在眼前了。

岫玉价格“持续低落” 还是“强势反弹”?

2006年,岫玉市场价格为60元/公斤,黄龙玉的价格也仅为几十元每公斤,可以说在市场价格上岫玉与黄龙玉相差无几,但是,情况在2011年出现了较大的改变,岫玉因为某些原因在五年间市价格只升至1000元/公斤,涨幅还不到17倍;而同样只用了五年的时间,黄龙玉却如“脱胎换骨”般的在2011年市场价格突破万元大关,涨幅高达200倍,相较之下岫玉的涨幅略显“尴尬”。而同样是“四大名玉”的和田玉在2001年的时候市场价格就已经高达3万元/公斤,而时间转到2011年,和田玉的市场价格竟然神奇的涨到了3000万元/公斤,涨幅高达1000倍,令人“跌破眼镜”,叹为观止!不得不承认岫玉的市场价格正值洼地,但正因为岫玉拥有极好的自然属性以及繁荣兴盛的历史,岫玉虽然衰落但还没有没落,岫玉复兴一次一次被提上了议程!岫玉的复兴正蓄势待发!

“两手抓”特色玉石之路还远吗?

历史成就了岫玉的辉煌,但是岫玉却不能一直沉湎于昔日的繁荣中而不能自拔,岫玉应该在当今的玉石消费市场中力争上游!市场平台陈旧老化和产业基础薄弱是岫玉的两大硬伤,在很大程度上桎梏了岫玉价值的提升,市场平台与产业基础的不足也是岫玉产业亟待解决的问题,面对翡翠、和田玉以及独山玉等其他玉种的崛起,岫玉务必要把握时机迅速升级,一面加强产业平台升级,一面加强市场升级,一步一个脚印,寻求一条适合岫玉特点的玉石之路,既然当前岫玉在玉石消费市场上面对着“攻无力,退难受”的两难境地,已经无法再偏安一隅了,那岫玉就必须要强势出击,而当岫玉一旦实行了“产业平台+市场”两手抓的政策,形成产业平台与市场的完美互动,通过大市场推动大产业,依托大平台促进大市场,到那时候便也是岫玉重振雄风,再塑辉煌之时。

“望穿秋水”岫玉翘首以待大平台

纵观世界珠宝玉石的发展历程,在近30年来始终保持着较高的发展态势,如今已成为世界经济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迎来前所未有的“黄金”发展时期,展望其广阔的发展前景,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几十年甚至一个世纪里,珠宝玉石产业还将迎来自己的第二个第三个“黄金时代”。在中国,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居民消费能力的不断提高,珠宝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继房地产和汽车产业之后的第三大消费热点产业。而岫玉作为中国的四大名玉具有文化沉淀深厚、品质优良、色彩丰富等特点,勘察储量350万吨,居世界首位,当前年开采量2万吨,十分满足产业化需求,但是因为平台与商业市场等问题,岫玉的价值被严重低估,大产业翘首以待岫玉市场大平台,寻求助推岫玉价值提升的大平台,也就是寻求岫玉复兴的希望。

构筑新型平台 拓展无限商机

在一个平台制胜的年代,一个够大、够强、够专业的平台是一个行业创新发展的捷径,选择一个什么样的平台,很大程度上就是选择一个行业什么样的未来。一个好的平台,将改变和影响着岫玉的格局和未来。以挖掘岫玉市场价值为指导,以提升岫玉影响力为目标,我们需要打造一个集原石交易、设计、加工、展销、酒店、商业等为一体的全产业链的专业大平台。以大平台构筑岫玉大产业,促进大升级;展望岫玉产业,重整岫玉山河,一个全产业链的专业大平台亟待“横空出世”。

责任编辑:HQ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