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琢玉名匠陆子刚制青玉合卺杯(图)

见证明代君王与后妃大婚的国宝重器
江苏苏州 孙迎庆
合卺,是中国古代婚礼仪式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程序,在很长的一段时期里,人们也将其作为结婚的代称。在当今的婚俗中合卺演变成为喝交杯酒,即新人各执一杯酒,手臂相交而饮,象征着婚姻美满、白头偕老。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件青玉合卺杯(见图),根据落款可推测它是明代的世宗或神宗与后妃大婚时所使用的器物,作者为明代名闻朝野的琢玉高手陆子刚(或称“子刚”)。
中国历代有许多名工巧匠创造过无数精妙绝伦的玉器,但他们的姓名与事略很少记于正史和其他著作中。陆子刚则是特殊的一个,不仅文人笔记和地志野史有所记述,且是一位可“与士大夫抗礼”的非凡人物。从史料记载中可推算陆子刚生于15世纪上半叶,而最活跃的年代当在15世纪下半叶,即明嘉靖、万历年间。关于其籍贯,《太仓州志》称陆子刚为“州人”,《苏州府志》和《香祖笔记》又称陆子刚为“苏州”、“吴门”、“吴人”。据此可知太仓州可能是陆氏的原籍,苏州则是其后迁居或开办琢玉作坊的所在地。
陆子刚一生所琢玉器不多,但件件都是珍品精品。他琢玉与一般的玉工不同,其选料精而又精,稍有微瑕即不用,稍带玉性者亦弃之不用,必纯洁无疵,通体混然一色;所琢玉器做工考究,平和如一,无或深或浅之处。所刻文字都为阳文,笔意圆转,书法韵味十足,与写于纸上者丝毫不差,真乃鬼斧神工。他的与众不同之处是玉器的治琢,因为质地太硬自古以来一直是用解玉砂碾磨法,只有他独创了一种用“昆吾刀”雕刻法,这也是他能够随意书写诗文铭款的主要原因,他死后这种技法便成绝响。
青玉合卺杯是陆子刚最杰出的作品之一,在模仿古代造型和图案时,融入了他独具匠心的巧妙构思,仿古而又不受古人的束缚,代表着当时琢玉工艺的最高水平。杯高8.3厘米,宽13厘米,整体造型由两个圆筒形杯并连而成,杯底有六个兽面作足,杯的一面镂雕凤形杯柄,另一面凸雕作盘绕爬行状双螭。杯体上下各饰一圈绳索纹作捆扎状,结扎口上有一方形图章,刻隶书“万寿”二字。杯身两侧分别有剔地阳文隶书,一侧为:“湿湿楚璞,既雕既琢。玉液琼浆,钧其广乐。”末署“祝允明”三字,诗上部有“合卺杯”三字。另一侧为:“九陌祥烟合,千里瑞日月。愿君万年寿,长醉凤凰城。”诗上部有“子刚制”三字,诗文表达了对君王大婚的美好祝愿。在玉器上署作者姓名已为罕见,像陆子刚这样名闻朝野的玉雕大师更为难得,再加杯上还刻有与唐伯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为“吴中四子”的著名诗人和书画家祝枝山的诗句,堪为罕见之宝,更何况它还是皇帝大婚的纪念物,实属千金不易的绝品。
陆子刚十分注重名声,从不粗制滥造,据说他生前所琢玉器不超过百件。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子刚”款玉器大约30件,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陆子刚”款玉器已发现的有7件。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