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全国最大岫玉地下迷宫

选自玉生缘 新浪博客
这里30摄氏度也要穿着棉衣,这里拳头大的“石头”就能卖上几百元。
03日,笔者来到岫岩满族自治县玉皇山风景区内的岫玉矿井,下到224米深的矿井内,探访这座全国最大的岫玉矿。
采集
无论春夏秋冬都要穿棉衣
03日10时许,笔者前往玉皇山风景区,沿途的村庄内随处可见玉石加工店铺和摆放的大块玉石。
当笔者准备进入矿井内时,鞍山继万玉石床垫有限公司技术科李科长将准备好的安全帽、雨靴和棉衣交给了笔者,当日的气温为30摄氏度。面对笔者的疑惑,李科长称一会就知道为什么了。
笔者乘坐卷扬机下到矿井最深处,224米深的位置。下井5分钟后,尽管穿着棉衣,但笔者仍感到很凉。
“这回你知道为什么要穿棉衣了吧。井下温度常年保持在4摄氏度左右,不管春夏秋冬,我们下井必须穿棉衣和毛裤。”李科长说。
蕴藏
采场内整面墙上都是玉
矿井内的照明均为灯泡,显得昏暗。井下湿度比较大,地面很泥泞;空气和外面没有明显差别;地上铺有大量手推车专用的轨道,用于搬运玉石和废渣。
井下分为多个采石场,每个面积约为700平方米,像一个山洞。洞壁两侧十分平整,用手摸上去很滑很凉,用手电一照泛出绿光,都是玉石,形成了一面玉壁,十分壮观。
目前在井下干活的共有170多名工人,信号工、卷扬工、维修工,搬运工等7大工种,每天8时到16时工作。
通常他们会先打炮槽,在晚间放炮炸开矿石,把烟放干净,工人将炸出来的渣子运出去后才能进行挑选玉矿的工作。
井下有很多岔路,像“迷宫”一样,李科长称不熟悉的人下来肯定迷路。
井下最深的地方是库房,玉石被分成了多个档次摆放在一起。“矿内的玉石都是岩浆岩自然形成的,开采出的玉石是按照色泽、透明度、杂质以及大小分档的。”一位看守库房的工人介绍。
对于矿内究竟蕴藏了多少玉石,能挖多少年,他称谁也说不清到底有多少,但几十万吨还是有的,另外因采量不同,能够开采的时间也不确定。
价值
拳头大的玉石价值200余元
在采场,矿工王大哥与另外两名工人正在工作,他们熟练地将挑选出的玉石扔进一个大坑内,有的玉石块头比较大,还需要3人共同抬。“这块看上去确实挺绿,但品质不好。而这块质量就比较好,能达到A级。”王大哥说,“一块品质好一些拳头大的玉石能卖到200元,而在这工作一阵的矿工都是半个玉石专家。”
他们将玉石放进去的地方并不是普通的大坑,而是相当于漏斗,可以把玉石直接漏到最下方,再由其他矿工进行人工分档。
李茂成说,品质好的玉石可以达到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一吨,差一些的就只能卖几万一吨,但不管什么品质的现在都是供不应求。
蝶变
设计与雕刻使玉石身价百倍
目前岫岩共有2种雕刻方式:一种是工人流水线制作,主要出产小挂饰,质量不是很高;另外一种就是一刀一刀雕刻出来,这样的产品比较精美但价格也相对昂贵。虽然制作一件特别精美的玉器需要耗费大量时间,但好的作品能够卖到几万到几十万不等,所以只有漂亮的创意和细致的雕刻才能让玉石身价百倍。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