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雕大师王朝阳与石头的心灵对话

早在8000年前,我们的祖先就以玉为材料,制造工具,而后逐渐受到上层社会青睐。东汉时期,大量玉雕作品出现,作为佩戴的装饰品,种类繁多。在翡翠玉石上雕出栩栩如生的形状,展现出一种奇妙美景。时至今日,玉雕收藏已经成为重要的艺术品投资项目,受到藏家、投资者青睐。收藏一件玉雕作品的乐趣在于,除了赏心悦目还有保值增值目的。玉雕大师王朝阳不到20岁就已经进入了玉雕界,他的作品精美绝伦,巧夺天工。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玉雕大师王朝阳的玉雕作品

业界人士称,“王朝阳所赋予作品的不仅仅只是一个造型,更多的是孕育着生命气息的心灵交汇,不仅仅是技艺与时间的累积,更是作者与小小石头千万次的心灵对话。”“王朝阳所引领的玉雕行业,就像他的名字,朝着阳光灿烂的方向,不停地发展,前进。”足以见得他在玉雕行业有着举足轻重。

王朝阳早年曾在日记中写道:“丰富的色彩变幻和水润的晶莹剔透将翡翠的美演绎到极致:那浓艳的翠是生命的华章,那激情的翡是吉祥的音符,那神秘的紫是东方的幻象,那无瑕的透是清澈的山泉,那浑然天成的斑斓是福禄寿的祈愿,将自然与人文贯通融汇……”

出身于美术世家的王朝阳自幼酷爱绘画,儿时就喜欢在各式各样的小石头上画画。在父亲的栽培下,王朝阳不到20岁就步入玉雕界,曾先后师从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吕昆、宋世义学习雕刻技法。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美玉之后,王朝阳很快就被翡翠的独特魅力所深深吸引,并与之结下一生的缘分。

对美的独特见解使王朝阳坚信每一块翡翠原石都蕴藏着一个美的精灵,只是雕刻师有时缺乏发现美的眼力和塑造美的能力。秉承着这一理念,他在1998年以一件惊艳的作品验证了自己的艺术哲学,更迎来了艺术之旅上的重要拐点。

责任编辑:XY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