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时春拍推出张大千青绿山水杰作《仿沈周庐山高》

作为中国近现代艺术史上天才人物,张大千的作品受到海内外藏家的普遍喜爱,其创作生涯中各阶段的代表性作品近年来更是频繁在拍场上创出新高,备受追捧。2011年6月6日下午,北京匡时2011春拍“海外回流近现代书画专场”将推出张大千艺术生涯第二阶段的青绿山水杰作《仿沈周庐山高》,以飨广大藏家。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沈周《庐山高图》

《庐山高图》(现藏台北故宫)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一件名作,创作于1467年,系吴门大家沈周为祝贺老师陈宽七十寿辰所精心绘制的一件佳构。因陈宽先世是江西庐山人,沈周以庐山之崇高博大来赞颂老师的品德和学问。全图山峦层叠,草木丰茂,飞瀑高悬,云雾浮动,气势恢宏,极具匠心,既承袭宋元名家笔法,又自由出入变化,大家风范尽显。

该作影响深远处不仅并开创了以山水画象征人品的表现手法,后世多有传送和仿作,也令庐山成为文人士子诗书绘画日益青睐的对象。吴门画派另一大家唐寅即有《游庐山诗》:“匡庐山高高几重,山雨山烟浓复浓。烧丹未住屏风叠,骑驴来看香炉峰。江上乌帽谁渡水,巌际白衣人采松。古句摩崖留岁月,读之漫灭为修容”为记。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张大千 (1899-1983) 仿沈周庐山高图 纸本镜心  92.5×31.5cm

展览:1、“王己千书法展 · 牛克思石雕展”美国思坦福大学东亚图书馆,2006 年。

2、“六十年后看大千”美国硅谷亚洲艺术中心,2007 年。

出版:1、《王己千书法展 · 牛克思石雕展》P11,东亚图书馆,2006 年。

2、《六十年后看大千》P17,硅谷亚洲艺术中心2007 年。

《仿沈周庐山高图》创作于1947年,相距沈画480年。此时的张大千定居成都,艺术创作上正处于其艺事生涯第二阶段的高峰期。这一阶段的张大千一方面以古为师,一路溯源,上窥董巨,旁猎倪黄,深切了解古代名家的绘画技巧与内涵,另一方面融合多年来遍历名山大川对自然的观察和生活体验,借古开今,技艺上渐入随洒自如,成就自家面貌的艺术成熟期。

《仿沈周庐山高图》正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该作构图布局几乎完全遵从沈周原作,但体制收缩,并将原作的淡设色改为青绿着色。山峦层叠,草木繁茂水帘高悬,飞流直下处,虽一如古人,但整体气韵一变沈画的雄浑为秀润,完全出之以自家风格,精彩绝伦。

大千居士关门弟子孙家勤生前看此图时誉之“秀润之极”,说“先师在授业时强调的要能把古人的‘大画缩小,小画放大’,正是此意。”,并将该图看作张大千‘血战古人’的最好的范例之一。

尤值一提的是,张大千在此图中弃原题诗“庐山高,高乎哉!郁然二百五十里之盘踞”,而代之以上述唐伯虎《游庐山诗》,更可看出其在创作此画时,“气烁古今,直追王蒙,试与沈(周)、唐(寅)争高下。”的万丈雄心。画作所显示的才华与功力,足可证“五百年来一大千”确非虚誉。

近几年, 张大千青绿山水作品接连在拍场上创出佳绩。《仿王蒙青卞隐居图》、《太乙观泉图》、《蜀山春晓图》等作品先后以数千万的价格成交。与这些作品相比,《仿沈周庐山高图》 亦属不遑多让的张大千青绿山水仿古杰作。

1949年后,《仿沈周庐山高图》随大千流转海外,一直保存在海外资深藏家手中。该画先后于2006年11月斯坦福大学Meyer Library图书馆四十周年庆典和2007年5月硅谷亚洲艺术中心三周年庆典特展中展出,并著录出版。此次得到北美藏家倾力支持回流国内上拍,其市场表现值得期待。

除了此件作品外,此次匡时海外回流近现代书画专场共遴选300余件书画精品以飨藏家,如日本同一藏家收藏启动书法作品、美国总统老布什顾问祖炳民先生收藏张大千作品、黄君璧专题中,《云山飞瀑》与《荷亭消夏》由作者家属友情提供、邓苍梧传砚楼藏书画、美国修古斋藏书画、纽约知名收藏家庞耐女士旧藏齐白石作品、贾克生女士旧藏刘海粟作品等,都是令人期待的拍品。

责任编辑:田家宾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