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件有争议的范曾作品赶集秋拍

“流水线”画作价格高达每平方尺10.8万元

范曾状告收藏家郭庆祥等三人损害名誉权一事,将自己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记者从中国嘉德、金懋国际、红太阳、远方国拍、北京印千山、金仕德等拍卖公司了解到,今年秋拍范曾共有200多件作品上拍,其中中国嘉德还推出了“范曾书画专场”。据雅昌艺术监测中心的监测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今年秋季范曾作品的价格为10.8万元每平方尺。

大量类似题材作品涌现

今年秋拍,中国嘉德的“诗画辞章——范曾书画专场”,推出四十多件拍品。据中国嘉德预展现场的工作人员介绍,这次范曾专场的作品集中创作于1989年前后,可以说是范曾盛年时的精品佳作,市场罕见,定会受到藏家的追捧。

从各家拍卖公司的预展和已经成交的作品来看,不少作品的题材都较为相近。

同样是范曾所作名为《老子出关》的作品,在今年秋拍中,中国嘉德上拍一幅作于1989年的作品,估价10万-20万元;金懋国际上拍一幅,估价6万元;中贸圣佳成交一幅2009年作品,估价6万-8万元,成交价6.72万元。记者注意到,在2008年北京荣宝斋57期艺术精品拍卖会中,就有一幅作于2002年的《老子出关》以57.2万元成交。

“我不太懂范曾的画,不过我感觉不同画中的人物看着都挺相像的。”在嘉德范曾书画专场参观的张女士说,“看这达摩、伯夷叔齐、竹林七贤这几位老者眉眼、神态都有些相似。”

近日,收藏家郭庆祥批评范曾作画是“流水线”作业,“如复印式”、“毫无艺术个性”、“最多只值数百元”,范曾认为郭庆祥对自己的名誉及精神造成伤害,将其告上法庭。

中国嘉德秋拍的预展在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举行,而范曾等三个书画专场的预展则是在距离北京国际饭店几百米处的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举行。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举办的预展参观人数众多,与此相比,范曾专场的预展则显得有些门庭冷清。

尽管范曾的作品存在一些争议,但是追捧范曾作品的投资收藏者也并不在少数。记者在中国嘉德范曾专场预展现场就看到,有五位藏家非常认真地观摩范曾的作品,并拿出笔记本详细记录下自己喜欢的作品名称、编号等。

“我首先会挑自己看对眼的,范曾的作品比较多,要学会从中挑出与众不同的作品。”预展现场的一位藏家告诉记者,“比如这幅《观沧海》,就给人一种气势特别恢宏的感觉。”

赝品大量充斥市场

拍卖会中范曾的作品大量类似题材涌现的另一原因是,近些年由于范曾作品受到追捧,许多赝品开始混入市场,一定程度上扰乱了市场秩序。

“喜欢范曾作品的藏家基础很雄厚,不论在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都受到较高的追捧。”泰瑞艺术基金的相关人士表示。

如2010年春拍中上海出现的范曾《钟馗神威图》,估价45万-55万元,以195.5万元成交;另一幅同名作品出现在2010年北京的春拍上,估价35万-45万元,最终成交价为64.96万元。两件作品有着惊人的相似,到底两件是不是都是范曾的真迹,却引来了业内的一些争论。

独立书评人西闪指出:“范曾1980年画的《钟馗稚趣图》和1987年画的《钟馗神威图》区别不大,如果隐去画上的题跋落款,大多数欣赏者根本没有办法按照创作时间,将范曾的作品排列出一个大致的顺序。”

责任编辑:田家宾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