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天寿《牡丹》亮相诚轩2014秋拍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北京诚轩2014年秋季拍卖会将于11月16日至24日在北京昆仑饭店举行,推出中国书画、油画雕塑、瓷器工艺品、钱币邮品四个项目,共计七个专场。

 

  《牡丹》绘于1946年深春,时潘天寿已从重庆回到杭州,并着手筹建杭州国立艺专校舍。历经抗战期间的笔墨沉淀,其绘画劲健严谨的个人风格业已形成,花鸟画基本已脱出吴昌硕、八大的影响,构图用笔多出己意,呈现出清隽生动的韵味。

 

  画中一枝牡丹从右上角探入,左下题诗笔意朴拙苍崛,与娇嫩明艳的花朵遥相呼应,重心不落在画心而能取得平衡,这一阶段的花卉基本遵循如此边角对峙的布局方式。花瓣用胭脂铺形,复蘸重色勾边,多方笔侧锋,较之吴昌硕的“化觚为圆”,潘天寿用笔“化圆为觚”,强调骨力,黑色点蕊,尤为大胆,古艳而清刚,既跳出吴派藩篱,又与传统花卉相径庭,自成一格。叶片墨气淋漓,右下角生出数枝老干,枝桠上萌发出新芽,益显出自然生趣。全画构图、笔墨、色彩和谐交融,运笔的气势与力量,墨韵的醇厚,已进入凝炼境界。

 

  牡丹素称“百花之王”,世人画牡丹多取其富贵堂皇,而潘天寿笔下的牡丹则有天然真趣,风骨高华,得文人雅逸,这也是画家精神特质的展现。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