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鸭头丸帖》:王献之的“吃药琐记”
《鸭头丸帖》虽是王献之写给亲朋的日常短札,但它被明代大书法家董其昌盛赞为“烜赫有名之迹”。他的不同寻常正如张怀瓘在《书议》中说的:“子敬才识高远,行草之外,更开一门。
藏于上海博物馆的《鸭头丸帖》据说是王献之存世的唯一真迹,也有人说是唐人摹本。
此帖共有两行15字,释文:“鸭头丸,故不佳。明当必集,当与君相见。”可见这其实是王献之书与友人的一通手札。
从这一帖的语气来看,应当是有人已服用过鸭头丸,但感到效果不好,因此告诉过王献之这个情况,王献之服后,觉得果然如来信所说,所以回信约这位朋友明天聚会并向其求教。
鸭头丸是一种药,医书上说主治“水肿,面赤烦渴,面目肢体悉肿,腹胀喘急,小便涩少”。王献之多病,故帖中常常提到药。他另一名帖《地黄汤帖》提到的地黄汤也是味药。
“帖”和“碑”相比,“碑”的内容多是歌功颂德、立传、纪事的文字,镌刻后立于某处纪念。而“帖”,按照欧阳修的说法,“其事率皆吊哀、候病、叙暌离、通讯问,施于家人朋友之间,不过数行而已”。和正经八百的魏碑相比,晋人法帖妙就妙在它的“家常”感,他是古人在油盐柴米中留下的片段,不必正襟危坐的对待,也没有装裱悬挂的念头,笔墨间方有难得的真情流露。
《鸭头丸帖》虽是王献之写给亲朋的日常短札,但它被明代大书法家董其昌盛赞为“烜赫有名之迹”。他的不同寻常正如张怀瓘在《书议》中说的:“子敬才识高远,行草之外,更开一门。夫行书非草非真,离方遁圆,在乎季孟之间,兼真者谓之真行,带草者谓之行草。子敬(献之字)之法,非草非行,流便于草,开张于行,草又处其中间……挺然秀出,务于简易,情驰神纵,超逸优游……有若风行雨散,润色开花,笔法体势中最为风流也。”可谓是王献之“极草纵之致”。
帖上有元虞集题记,钤有北宋“政和”、“宣和”、双龙等印。帖后有北宋柳充、杜昱观款,南宋赵构(高宗)题赞,明王肯堂、董其昌等题跋。此帖曾经北宋宣和内府、 南宋绍兴内府,元天历内府、柯九思,明内府、吴用卿等鉴藏;《宣和书谱》、《清河书画舫》、《画禅事随笔》、《妮古录》、《书画记》、《式古堂书画汇考》等书著录;《淳化阁帖》、《大观帖》等模刻。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