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皇幸蜀图》其实无关幸蜀事
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传唐李昭道《明皇幸蜀图》,是一幅古代名画,其内容被认为是描绘唐明皇李隆基为避“安史之乱”,带领随从穿行于蜀中崇山峻岭的情景。
《明皇幸蜀图》。图片来源网络
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传唐李昭道《明皇幸蜀图》,是一幅古代名画,其内容被认为是描绘唐明皇李隆基为避“安史之乱”,带领随从穿行于蜀中崇山峻岭的情景。然而此画命名却很值得商榷,明皇幸蜀的史实发生在秋季,但从画面上桃花和柞树叶来看,此画描绘的是春天的景致。笔者认为,这幅经典名作的命名存在讹误,《明皇幸蜀图》实无关幸蜀事。
李思训、李昭道父子,被并称为唐代画坛“大小李将军”,是中国山水画青绿谱系的代表人物。这幅《明皇幸蜀图》色彩金碧辉煌,画风古朴典雅,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这是一幅宋代的摹本,但很好地体现了“二李”金碧山水的艺术风格。画面上高耸的山峰在云间绵延不绝,骑马的队伍在蜿蜒的山路间时隐时现,在各种著述中,画面前方穿红衣乘三花黑马的人被认为是唐明皇。
这幅名画在清代《石渠宝笈·三编》中的著录画名曾是《宋人关山行旅》。1957年李霖灿先生根据苏轼《东坡题跋》卷五《书李将军三鬃马图》中“唐李将军思训作明皇摘瓜图”一段文字,以及南宋叶梦得《避暑录话》的文献记载:“明皇幸蜀图,李思训画……宫女有即圃摘瓜者,或讳之为摘瓜图”,认为此图当作《摘瓜图》,或《明皇幸蜀图》。然而北宋宣和内府,藏品目录中李思训名下并无和“摘瓜”主题相关的画作,倒是隋朝展子虔和李思训的儿子李昭道名下,各有“摘瓜图一”,于是《明皇幸蜀图》的作者由“传李思训”变成了“传李昭道”。
然而这个推导却经不起推敲。众所周知,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十一月爆发“安史之乱”,次年六月,玄宗逃离长安,经长途跋涉到达成都。这期间,入蜀的季节至少是初秋,渐入深秋、初冬。可是,这幅《明皇幸蜀图》最醒目的树种除了松树之外,绘有约10株盛开的桃花散落在山间;另外还有一种阔叶树柞树,于中国北方、西北一带广有分布,此树树叶在春季初发时,有一段时间会呈现出内绿边红的漂亮颜色,夏季变为全绿,入秋则变全红直至枯黄。画上所描绘的柞树,朱砂色的边缘向绿色的叶心过渡,显然是春季所呈现之颜色。如此生机盎然的春色画面,提醒我们这与明皇入蜀的时间完全无关。此外,画作既无翻飞的旗帜,也无士兵的剑戟,非但“明皇”神情悠闲自得,随从们甚至还面带微笑,这更不符合落难的情景。另一个疑点就是骆驼,“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画面中高大沉重的骆驼能不能行走艰险的蜀道也令人怀疑。
真正“明皇幸蜀”主题的画作目前在全世界各地博物馆中至少有7幅,其中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所收藏的佚名《唐玄宗避蜀图》,可能是南宋初年的宫廷画师所绘,不仅画面上山间红色的枫叶暗示着故事发生在秋季,画面全副武装的士兵和翻飞的旌旗正符合白居易《长恨歌》中“旌旗无光日色薄”的描述。而台北故宫博物院还藏有一幅《明皇幸蜀图》的明仿本,将原作横式构图压缩成立式构图,这件仿本的定名为《春山行旅图》,也提醒我们该画的主题和春天有关。
责任编辑:小萌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