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巨匠:于右任书法独树一帜 市场价格持续升温

于右任(1879年4月11日——1964年11月10日),汉族,陕西三原人,祖籍泾阳,是中国近现代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原名伯循,字诱人,尔后以“诱人”谐音“右任”为名;别署“骚心”“髯翁”,晚年自号“太平老人”。于右任早年系同盟会成员,长年在国民政府担任高级官员,同时也是中国近代书法家,复旦大学、上海大学、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中国近现代著名高校的创办人。)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深圳御宝轩展出《于右任行楷四条屏软片》

 

      百年巨匠于右任的书法艺术

 

      于右任(1879年4月11日——1964年11月10日),汉族,陕西三原人,祖籍泾阳,是中国近现代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原名伯循,字诱人,尔后以“诱人”谐音“右任”为名;别署“骚心”“髯翁”,晚年自号“太平老人”。于右任早年系同盟会成员,长年在国民政府担任高级官员,同时也是中国近代书法家,复旦大学、上海大学、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中国近现代著名高校的创办人。)

 

      在于右任的艺术生涯中,其诗、词、曲均有很高的造诣,曾写下不少寄托国际民族兴衰之情的诗篇。尤其为世人所推崇的、成就最高的还是他的书法艺术。他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书法艺术大家,尤善魏碑、行书与草书,首创“于右任标准书法”,被誉为“当代草圣”、“近代书圣”,与王羲之、颜真卿并称为中国书法史三个里程碑。于右任在书法界获得一致好评,曾有林语堂评价他的书法说:“当代书法家中,当推监察院长于右任的人品、书品为最好模范,于院长获有今日的地位,也半赖于其书法的成名。”杨吉平曾称赞其书法说,“于右任草书,用笔纯为中锋,线条较为纤细(尤比其行楷书纤细得多),而圆劲一如行楷。”这显然是于先生深厚的魏碑功底的作用。于右任书法的意义在于,他为碑学开创出一个新境界,为后人开拓了一条新途径,使后来的习碑者避免了许多盲目的探索,不愧为二十世纪碑派书法大师。当时世人对其书法评价之高,可见其极高的书法造诣。

 

      深圳御宝轩展出一套《于右任行楷四条屏软片》

 

      深圳御宝轩正在展出一套《于右任行楷四条屏软片》,每条屏长约134cm,宽约33cm,书法飘逸洒脱,磅礴大气,纵横捭阖,欣赏之余,宛如清风袭来,令人赏心悦目。底部有书法内容曲牌名、书法家签名和印章落款,此幅书法是于右任先生真迹,其价值不言而喻。于右任书法延续赵孟頫一脉,其造型和结果具有静态的建筑之美。曾有人言,于右任书法是最容易被模仿却很难被超越。正是这种干净利落、漂亮却不失个性的书写风格使得于右任书法达到雅俗共赏、曲高和寡的极致,在拍场大为走俏。

 

      《于右任行楷四条屏软片》内容:醉高歌:金刚山上云埋,鸭绿江心浪摆,卢沟月暗长城坏,胡马嘶风数载。 黄河水绕边墙,白帝云封绣壤,万灵效命全民向,大任开来继往。自由成长如何,大战方收战果,中华民族争相贺,王道干城是我。

 

      此幅作品笔画简单,形态优美。在用笔方面,几乎笔笔中锋,精气内蓄,墨酣力足,给人以饱满浑厚的感觉。楷书偶夹草书之体,使整幅作品沉稳而又富于变化,这是于右任从早期到晚年经常使用的一种手法。作品中“心、浪、黄、帝、封”诸字皆以草法为之。这种安排并非刻意的做作而是他性情的自然表达。于右任的书法仍是中国传统书法的创作模式,是通过自然书写来表现形式之美,文词内容的表达与书法美的追求合和一体水乳交融,人格魅力的表现在对其书法欣赏的过程中如盐著水,使人感受而不著迹象。

 

      《于右任行楷四条屏软片》是右任先生以行楷、草书写就的四条屏的精品,是于右任书法的代表之作,也是研究于右任书法艺术的宝贵资料。这对爱好书法的各界人士来说无疑是一场书法盛宴。于右任作为清代以后最伟大的书法家,其书法的动人艺术风采是最基本的,重要的是他能通过自己的书法展示内心世界,表现出人格的力量,书与人融合一体。

 

      于右任书法行情

 

      放眼整个近现代书画领域,于右任作品的涨幅也是名列前茅的,于右任的书法价格一路上扬。于右任书法的走红,一方面反映了人们对于右任的学术贡献、人品以及书法风格的认可,另一方面也表现出于右任作品很大的市场潜力。于右任是近现代屈指可数的书法家,综合分析,收藏于右任的书法作品是首选。

 

      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统计显示,1993年至2003年3月20日,于右任个人书法作品共上拍5359件次、成交4771件次、成交总额为5.29亿元。从雅昌艺术指数来看,于右任作品从2009年开始直线拉升高位运行,2011年春运行到最高点,随后下跌转入盘整,经过相对萧条的2012年艺市调整,2012秋至今于右任书法市场开始回升。2013年屡创佳绩。专家认为,于右任的作品受追捧完全是在情理之中。于右任在民国时期书坛上最有影响,推行标准草书化的运作,还成立草书研究社,创办《草书月刊》,他被誉为“当代草圣”“近代书圣”“中国书法史三个里程碑之一”。

 

      收藏拍卖市场上,于右任书法已被捧为上品、珍品,即使在整个书法领域来说,于右任作品不属于增值性和投机性市场,但是其作品流通性非常好,称得上是书画市场的“硬通货”,无疑这给了收藏爱好者和投资商很大的信心,深圳御宝轩征集到的此件《于右任行楷四条屏软片》可谓赶在了市场价格上升期,极具升值空间。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