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张画中能蕴藏着巨大的财富?
2015-03-18 11:25:06 来源:中国爱艺网 已浏览次
艺术品是人类文明的载体和精华,它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图像记忆,记载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生生不息、延绵不绝的进程,浓缩着历史的精华片段,传承着文化的精神血脉,展示着民族的伟大魂魄。任何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都会有众多的艺术门类,但毫无疑问,绘画一定是这个民族或这个国家最重要的艺术形式。
买画能赚钱是不争的事实,为什么小小的一张画中能蕴藏着如此巨大的财富呢?我们从下面几个方面简单说说吧。
1、绘画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文化的代表符号,在艺术品里是第一大项。
艺术品是人类文明的载体和精华,它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图像记忆,记载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生生不息、延绵不绝的进程,浓缩着历史的精华片段,传承着文化的精神血脉,展示着民族的伟大魂魄。任何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都会有众多的艺术门类,但毫无疑问,绘画一定是这个民族或这个国家最重要的艺术形式。绘画大师傅抱石先生就曾说:“中国绘画是中国民族精神的最大表白,也是中国哲学思想最亲切的某种形式。”
大家一定还记得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吧,在这场向全世界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盛典上,给我们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那幅徐徐展开的巨幅中国水墨山水画卷,这幅山水画从头至尾,贯穿始终。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艺术门类众多,在奥运开幕式这样一个举世瞩目的时刻,选取哪种艺术作为开场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这种艺术一定是最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同时又是最具广泛影响力的,最后,中国绘画毫无争议地担当起了这个重任,由此可见,绘画在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具体到艺术品市场也同样如此,在艺术品市场中,绘画历来是最重要的内容,属于当之无愧的第一大项。我们到艺术品拍卖现场亲身体验一下就清楚了,拍书画专场时,人山人海水泄不通,而拍其他专场就明显没这么高的人气了,就连陶瓷、玉器,古典家具等通常大家比较喜欢的东西也都相差很多。由此可见,喜欢绘画的人所占的比例是最高的。
2、一幅画凝聚了艺术大师的智慧和心血。
我们所说的一幅画中贮藏着巨大的财富,这幅画当然不是指所有的绘画作品,而是指那些能称得上是艺术品的绘画作品,但实际上,能称得上是艺术品的绘画作品数量是非常有限的。就说中国近现代绘画吧,20世纪一百年,能画画的人有千千万万,可到今天还能够留下来进入艺术品市场中流通的画家数来数去也就剩下了不到一百人左右,这个数字可真称得上是沧海一粟,而其他绝大部分的人早已淹没在浩瀚的历史烟云中,无影无踪了。留下的报报大号无非是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傅抱石、黄胄等人,这些人不说是融古通今开宗立派,也是承上启下面貌鲜明,个个堪称汇聚百家学养,集万千智慧于一身的大成者,这也就是为什么徐悲鸿先生称张大千为 “五百年来一大千”的原因。
在这些巨匠的笔下,不论是风晴雨雪四时朝暮,还是一树一石,仙佛鬼神,无不凝聚了他们的心血情感以及百炼成钢的技法,同时在作品中又折射出了他们对人文、自然、历史、社会等多方面的思考,您说这百年浪里淘沙留下来的为数不多的作品该不该值钱呢?
3、绘画是最稀有的资源。
“物以稀为贵”,这个道理大家都懂。美国在中东投入巨大人力物力发动战争,为了什么?石油。因为石油是稀缺资源。田黄、和田玉、黄花梨、沉香等为什么价格一涨再涨,也是因为稀缺。同样,绘画属于稀缺资源,并且可以说是更加稀缺。为什么这样说呢?
我们还是以中国近现代书画为例吧。我们现在所说的中国近现代书画,通常是指从辛亥革命开始,到上个世纪末这将近一百年的书画作品,如果以艺术家论,基本上是从任伯年、吴昌硕开始,到黄胄、周思聪结束。
在这将近一百年的历史阶段中,中国画坛风云际会,群星璀璨,产生了多位划时代的艺术巨匠,如大家熟悉的齐白石、黄宾虹、徐悲鸿、林风眠,再到后来的李可染、李苦禅、王雪涛等,他们的成就聚合在一起,足以与历史上任何巅峰时期比肩。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上世纪一百年必将被列为中国美术史上一段辉煌的时期。但同时,上世纪一百年又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动荡的一百年,在战争、自然灾害、政权更替、社会动乱等非常环境下,艺术家们颠沛流离,创作的作品极难保存,这也使得这些艺术家们原本就少的作品传世量就更少。像开一代新风的徐悲鸿先生,包括他在国外留学时画的将近一千张素描稿在内,他的存世作品还不到三千件,这其中1282件存于北京徐悲鸿纪念馆,也就是说,散落在民间可以流通的作品还不足一千件。“一味霸悍”的潘天寿大师,大概仅仅只有八百幅左右的作品的传世,其中大部分藏在杭州潘天寿纪念馆。山水画大师李可染先生自称“废画三千”,但他存世作品还不到三千件,其中一大部分也捐给了国家。我原来一直以为李苦禅大师的作品会多一些,但据他的儿子李燕先生介绍,苦老的作品也就在两千幅左右。津派大画家陈少梅传世作品不足四百件,林风眠大师就更少得可怜。
在人们的印象里,大家觉得白石老人的作品好像数量不少,的确,在近代画家中白石老人创作的作品数量是最多的,大概有两万张左右,这个数字绝对是创造了中外美术史上的奇迹。这与白石老人一生勤奋,每天坚持做画以及他长寿有直接关系。但是,在收藏界喜欢白石老人作品的人也是最多的,他的作品是书画收藏家的首选,除了他的大部分作品被收藏进了美术馆之外,散落在民间的也仅仅只有几千幅,况且人们以藏有一张齐白石作品为荣,藏有作品的人谁又会轻易出手呢?这样算来,白石老人的作品能在民间流通的依然很少。
通过上面这些数字,我们可以知道这些美术大师们一生留下的作品数量是非常有限的,如此少的作品存量对于全球华人庞大的收藏群体而言是个什么概念?大海捞针。数量少,不可复制,收藏家每藏入一张,市面上就减少一张,所以我们说绘画作品是非常稀缺的资源。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