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字数和字形方面鉴别碑帖的真假

      对碑帖的鉴定,可以从字形、字数上进行。

      古人碑碣、摩崖刻石或者经长年风化剥蚀,或者经各种毁坏,其字数和字形多有增减和变化。因而不同时代的拓本也就各不相同。由于出土、发现或前人著录都有一个最早的年限,所以鉴别者首先就要了解各种碑帖刻本所出的最早年代。如果有人拿一卷《临江帖》,说是唐代刻本,那显然是伪作,因为《临江帖》是宋代碑帖。还有一种情况,是碑有拓本,后来原石亡毁。如欧阳洵书《化度寺碑》,原碑于北宋庆历年间亡毁,传世拓本仅有宋以前的临川李氏本、吴县吴氏四欧堂本及敦煌石室本,后来问世多有翻刻本。这类年代和碑石方面的鉴定,只要多查阅历代碑帖著录是不难掌握的。

      比较难的是掌握字形和字数的变化。如隋开皇时刻的《董美人墓志》,在清末西安出土,但后来原石佚失。现在西安一带有一些翻刻本,颇能乱真。但原石拓本的题首中“墓”字下面“土”的右边有一点,而翻刻本则没有。再如《石鼓文》,宋代拓本有400多字,后来的拓本,字数越来越少,甚至只有200多字的。而清代阮元,参考各种摹本又补释阙文,翻刻本又有464字。还有秦始皇《泰山刻石》,宋拓本有47字,已失传。现在所能见到的只是清乾隆年间的29字本和嘉庆年间的10字本。如果有人伪刻29字本,说是宋拓,那么肯定是伪作无疑。

      从字数和字形方面鉴别碑帖的真假,虽然比较简便,但遇到精通这方面知识的作伪者,依照某碑在某时代的实际式样进行翻刻,字数、字形,甚至碑石缺之处都与原样类似,这样鉴别起来就比较困难了。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